汪星人都是忠厚老實順從的,大概沒人不這么想。好吧,實際情況并非總是如此。為了吃,我們的寵物狗也可以“奸詐狡猾”起來。
瑞士蘇黎世大學研究狗類認知的學者希伯來因(Marianne Heberlein)就測試了一下動物的欺騙能力,看看當它們想從人類那里得到獎賞時,會耍些什么小伎倆。
這位學者的研究靈感來自自家寵物狗的行為。她家有兩只狗,有一只狗在想瞇一覺的時候,就會假裝自己在后院看到了有趣的東西,騙另一狗挪窩騰地方。“這是常有的事,不過沒人仔細研究過,”希伯來因說。
為了弄清楚狗會不會也欺騙人類,希伯來因和她的同事找來兩個人,讓他們帶一群狗。研究人員安排這兩人分飾“白臉”和“黑臉”的角色——一人會把好吃的留給狗狗,另一人則把好吃的扣住,堅決不給。
在這群狗察覺到其中一人好說話,另一人冥頑不靈后,研究人員就準備好三個盒子,一個里面裝著香噴噴的香腸,另一個里面是狗餅干,第三個里面什么都沒有。然后讓狗群領著主人去開盒子。
實驗的具體內容是,讓狗群領主人打開一個盒子,如果是“白臉”主人,它們就能吃掉里面的東西;如果是“黑臉”則吃不到。這樣一來,這群狗便有了動力,去騙那個“黑臉”的主人,先讓他去開空盒子,然后再讓好說話的那個去開有東西的盒子。
在為期兩天的測試中,研究人員發現,狗群在更多時間里會領著好說話的主人去開有香腸的盒子,這樣做的次數要大于平均數學幾率。至于那位扮演“黑臉”的人,狗群領他開香腸盒子的次數就更少了。
此外,這群狗還不愿意領那個不好說話的人去開有香腸的盒子,次數要小于平均數學幾率。它們更愿意做的是,領他去開那個什么都沒有的盒子。
讓研究人員吃驚的是,有的狗能非常迅速地搞明白,到底何種行為才對自己更有利。有幾條狗在試過幾次后就知道把那個不好說話的人領到空盒子前面,而且它們總能拿到最多的食物獎勵。
“它們能非常迅速地區分兩個主人的脾性。不需要多次學習,”希伯來因說。猴子等動物通常需要重復數十次才能搞明白這里面的道道。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狗類認知學者布茨堡姆(Daphna Buchsbaum)表示,這就像那個老問題問到的那樣:狗類和其他動物是不是有什么高級認知能力是與人類相同的。“我們想知道,它們到底能不能理解人的心理狀態和動機,知不知道什么是人類行為的動因。”(維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