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聚會、吃飯、喝酒自然是必不可少。如果說聚會是為了情誼,維系情感,那么喝酒,自然是烘托酒桌氣氛一道必不可少的“好菜”。
古人喝酒吟詩作對作出許多流傳千古的名篇:“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等等。
但今日的酒桌,似乎流傳更多的“酒令”莫過于:“哥倆好啊,六六六啊”,“感情深,一口悶”,“我干,你隨意”,“喝,不干不夠意思”……
如今的酒桌文化到底有多丑?
近日,網絡上發起了對丑陋酒桌文化的討論,對酒桌上不好的行為進行了批評和總結。
第一:勸酒。坐上酒桌,不管你是否自愿,都會有人強迫你喝酒。這個來敬酒,一看是領導,那個來敬酒,一看是同事等等,你都很難拒絕。幾趟下來,不想喝,也喝了不少,但卻喝的都身不由己,不情不愿。
第二:量多為榮。在大家腦海中流傳最多的莫過于喝多的人,就是“海量”,“夠意思”,而不能喝的人往往被冠以“你不行。。。”“不給面子,不夠意思”之類的字眼,我們帶著情懷而來,卻帶著屈辱離去,這樣的酒桌,讓人如何自處。
第三:動機復雜。不少酒桌充斥著勢力、虛偽的現象。很多酒桌往往摻雜著不正當的交易,大量權錢色交易不絕,亦或是酒桌上職位高低,社會地位鮮明,透露出下級為討好上級,有錢人相互攀比,沒錢人吹捧有錢人之類現象屢見不鮮。
第四:浪費資源。原本簡單的飯桌,卻因喝酒漲肚,嘔吐等原因,使桌上的飯菜也會大量剩余,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而這種高昂的浪費遠比奢侈顯得更無意義。而若將這些資源放在更有意義的用途上,恐怕會更好。
適量飲酒與過量飲酒:利弊自現
1、適量飲用葡萄酒有助于男人預防糖尿病。
2、保護大腦。飲酒能促進心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環,從而保護大腦的認知能力。
3、預防肥胖。研究發現,適量飲用含酒精飲料的人發胖幾率比不飲酒的人下降百分之二十七。
4、有益腎臟。適度的酒精攝入可以使血液中的肌酸酐值顯著減少,這有助于防止腎臟疾病的發生。
反之,過量飲酒則會造成:
1、肝臟傷害 。脂肪、酒精堆積在肝臟內就容易引起脂肪肝、酒精肝。
2、胃潰瘍
3、大腦皮質萎縮 大凡酒后都會感覺智力衰退,比如大舌頭,打手機時按錯鍵,說一句話要想半天等等,這就是酒精正在麻痹大腦的跡象。
4、控制力、判斷能力下降 酒后打架、吵架,精神恍惚,很多的犯罪行為都有酒精的輔助。而且,酒后絕對不能開車。
傳統酒桌文化真的不符合當下環境?
傳統文化中酒宴中的酒籌令有著很大的文化含量,參加者從古今名著、詩詞歌賦,至天文地理、 民俗俚語都要胸中有數才能現場發揮得好而不被罰酒。人們在歡宴中也鍛煉了才思敏捷和競爭精神;既活躍了飲食的氛圍又增添了審美情趣。
在當今的文化背景下,吟詩作對,低吟淺唱或許顯得不合時宜,但就算是附庸風雅,也總比附庸低俗要強的多。
本文由清華大學博士、副教授 中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正 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