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是教學的核心,而教學設計是成功教學的必備,是贏在課堂的關鍵。我根據自己對學習科學的理解和實踐,提出“一核二心三講”的教學設計。
何為“一核二心三講”?“一核”即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學習者為核心;“二心”即基于“場景”的“學”和“教”,促進學生的“學”,提升教師的“教”;“三講”即講目標、講活動、講規則。
1. 一核——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學習者
為了讓學生在友好、快樂中學會學習,發揮每個個體的才能,發現個體的長處,引導學生實際獲得,相信每個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唯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
當下,教育進入新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第一,我們認識到教育的重要,認識到基礎教育的重要,更加認識到教師的責任和使命,必須體現新思想、新擔當、新作為。第二,教育應該使人更好地生活在這個加速變革的時代,而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就尤為重要。第三,教育必須徹底變革,我們的課程、課堂也隨之發生變化。我們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人,培養具有核心素養的人。
2. 二心——基于“場景”的“學”和“教”
核心素養是課程、課堂教學的DNA。“養”乃長久的育化,也就是說,素養不是“教”出來的,不是“訓”出來的,而是“浸潤”出來的,是在長期寬容的、開放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生活場景中熏陶出來的,正所謂“養之有素”。
從這個角度看,教學設計必須注重“場景”的創設,讓學生有活動的空間,并且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實現學生學和教師教的和諧一致,那必須在可以設計上就得體現“學”和“教”。課堂設計上要看得見學生的“學”:要體現出學生活動。課題設計上要看得見教師的“教”: 教師的“教”體現在引領學生的學習發現中。教育的本質就是發現,就是引導學生發現生活的美好,發現人生的美好,發現美好才會追求美好。教學的意義也在于發現。所有學科都是如此。
3. 三講——講目標、講活動、講規則
講目標,就是明確課堂學習目標;講活動,就是根據學習目標創設適于學生知識遷移的活動環境;講規則,就是為了保證生成學習目標和課堂活動有序進行而特別設定的課堂規則,這個規則就是活動的依據,也是課堂評價的依據。
目標、活動、規則三位一體。實現“三講”需要教師明確學生五知,即己知、欲知、能知、需知、新知的前提下設計。也需要在“三讀”,即讀課標、讀教材、讀課堂和“一梳理”,即知識縱向線、橫向線、主要教學策略、課標要求基礎上設計。
(作者系北京市密云區季莊小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