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鐵元素的作用與缺鐵癥

  鐵元素雖不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但缺鐵是葉綠素不能形成,鐵具有維持葉綠體功能的作用。鐵參與呼吸作用,影響與能量有關的一切生理活動。鐵是植物體內最不易移動的元素之一。

  梨樹缺鐵可造成黃葉病。該病在山西省許多地區均有發現,嚴重影響樹勢和產量。多從新梢頂部嫩葉開始發病,初期先是葉肉失綠變黃,葉脈兩側仍保持綠色,葉片呈;綠網狀紋,較正常葉片小。隨著病情加重,黃化程度愈加發展,致使全葉呈黃白色,葉片邊緣開始產生褐色焦枯斑,嚴重者葉片焦枯脫落,頂芽枯死。

  生產中常用的鐵肥有硫酸亞鐵和有機螯合(或絡合)鐵。硫酸亞鐵可作基肥施用,但直接施入土壤中很容易被氧化,形成難溶性的氫氧化鐵,既不經濟,效果也不理想,通常的做法是,將硫酸亞鐵和雞糞或其它有機肥混合漚制,利用有機肥中的酸(如氨基酸等)螯合亞鐵離子后施用,可以大大提高硫酸亞鐵的有效性。在缺鐵引起黃葉病的梨園,在初發病時,噴施0.3%~0.5%的硫酸亞鐵,3~5天后復噴。

  二、錳元素的作用和缺錳癥

  錳元素是葉綠體的組成成分,直接參與光合作用,愛葉綠素合成中起催化作用。錳是許多酶的活化劑,還影響激素的水平。錳對酶的活化作用與鎂相似,大多數情況下可以互相代替。根系中錳參與硝酸還原過程,因而影響硝態氮的吸收和同化。

  梨樹缺錳時,葉片失綠,出現雜色斑點,但葉脈仍為綠色,失綠往往從葉緣開始,嚴重時失綠部位常常變為灰色,甚至成為蒼白色,葉片變薄脫落,出現枯稍,枝梢生長量下降。

  常用錳肥有硫酸錳、氯化錳、有機螯合錳和錳工業廢渣等。硫酸錳含錳26%~28%,氯化錳含錳17%,為速效錳肥,可作基肥、追肥或根外追肥施用。作基肥或追肥施用時,最好與有機肥或生理酸性肥混合施用。有機螯合錳主要用于作根外追肥。錳工業廢渣宜作基肥,最好與有機肥混合漚制,或與有機肥或生理酸性肥混合施用。

  三、鋅元素的作用與缺鋅癥

  鋅元素影響樹體中的氮素代謝和生長素的合成。鋅還是某些酶的組成成分,這些酶能催化二氧化碳的水合作用,關系光合作用。鋅也是合成葉綠素必需的元素。

  梨樹缺鋅可導致發生小葉病。表現為春季發芽晚,葉片狹小,呈淡綠色。病枝條節間短,其上著生許多細小簇生葉片。由于病枝生長停滯,其下部往往又長出新枝,但仍表現節間短,葉色淡綠,葉片細小。病樹花芽減少,花小,色淡,坐果率低,明顯影響梨樹的產量和果實品質。鋅是合成生長素的必需元素。缺鋅時游離的結合的生長素明顯減少,致使生長停滯。土壤中含鋅量很少、當土壤呈堿性或含磷量較高,并大量施用氮肥時或者土壤中有機質和水分過少,其它微量元素不平衡,均易引起缺鋅癥。葉片中含鋅量低于10~15毫克/千克即表現缺鋅癥狀。

  生產中常用的鋅肥有硫酸鋅、堿式硫酸鋅、氧化鋅、氯化鋅、碳酸鋅、有機螯合鋅以及含鋅的復合肥等。以硫酸鋅和有機螯合鋅應用較多。硫酸鋅主要用作基肥和根外追肥。作基肥施用時,多與有機肥或生理酸性肥混合施用。在缺鋅引起小葉病的梨園,可在早春萌芽前以0.5%濃度液~噴灑2~3年生枝條,肥效可維持1年,或在5~6月間葉面噴灑0.5%的溶液。

  

  

梨樹高產不可忽視微量元素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