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鈣元素的作用與缺鈣癥

  鈣是植物細胞壁和胞間層的組成成分。鈣對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合成過程,以及體內生理活動的平衡,起重要作用。能增強抗旱、抗熱能力。

  鈣素在果樹體內不易移動,所以缺鈣癥狀常發生在新生組織。梨樹缺鈣初期,根系生長差,根短而多,根尖延長細胞被破壞,以致局部腐爛;;缺鈣中、后期,幼葉出現扭曲,小葉、葉緣變形,葉片出現壞死斑點;頂芽枯萎,枝條生長受阻;果實表面出現枯斑,甚至果肉壞死,或者引發多種生理病害。

  鈣是果樹需要量較大的元素之一,因缺鈣可引起許多生理病害,近年來,鈣肥的施用得到普遍重視。生產中可用的鈣肥有石膏、硝酸鈣和氯化鈣等。石膏主要用于改良堿土。硝酸鈣和氯化鈣,一般多用于葉面噴肥。

  二、鎂元素的作用與缺鎂癥

  鎂是葉綠素的主要組成成分,對樹體生命過程起調節作用。在磷酸代謝、氮素代謝和碳素代謝中,能活化多種酶,起到活化劑的作用。是在維持核糖、核蛋白的結構和決定原生質的理化性狀方面不可缺少的。對呼吸作用也有間接影響。

  梨樹缺鎂時,葉片中肋兩邊脈間失綠,并有暗紫色區,但葉脈、葉緣仍保持綠色。頂端新梢的葉片出現壞死的斑點,而葉緣仍為綠色。嚴重缺鎂時,新梢基部葉片開始脫落。果實不能正常成熟,果個小。

  鎂肥主要有硫酸鎂(含鎂9.6%~9.8%),氯化鎂(含鎂25.6%)、碳酸鎂(含鎂28.8%左右),和硝酸鎂(含鎂16.4%)等4種化工產品。鎂肥用作基肥或追肥均可,宜淺施。最好與銨鹽或鉀肥、磷肥等混施,即可調節土壤養分平衡,又可促進果樹對磷的吸收。堿性土壤施用氯化鎂或硫酸鎂效果較好。

  三、硫元素的作用與缺硫癥

  硫元素是植物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類的組成成分,具有參與植物體內的氧化還原反應,調節生長的功能。參與根的伸長,形成層的分裂,生長;間接參與葉綠素的形成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

  梨樹缺硫時。首先表現在葉片尖邊緣或葉脈間褪綠,逐漸變成褐色,幾天后出現黑褐色斑點。

  硫是以硫酸根(SO4)的形式被植物吸收,葉片也能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土壤沒有固定硫的作用,要根據作物對硫的需求情況來調節施硫量。

  

梨樹中量元素的作用與缺素癥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