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梨樹需水規律

  梨樹對水分的需求量是比較大的,普通枝梢含水量占50%~70%,幼芽占60%~80%,果實占85%以上。而生產梨果1千克,則年需水達160千克之多。在梨生長過程中,需水量最大的時期應該是果實迅速生長期,此時又是枝條的第二次旺長期,因此特別要注意此時期梨樹對水肥的要求。在干旱的狀況下,白天梨果收縮發生皺皮,如夜間能吸收水分補充,則可以恢復或增長。但久旱忽遇大雨,果實可恢復,接著會發生大量裂果,形成巨大損失。久旱、久雨都對梨樹生長不利,在生產上要及時旱灌澇排,盡量避免土壤水分的劇烈變化。

  水對于山西省大部分梨區來說,可以說比較缺,必須注意水的充分利用,尤其是雨水的利用,通過地面覆蓋等措施節水,充分利用現有水資源和雨水,使用水得到保證,越冬的時候—定要灌溉越冬水,因為冬季萌芽前特別干旱。如果冬季降雪量比較大,春季也可以免灌溉,因為水量如果太大,幼芽生長太快,果型就會變得不太整齊。

  玉露香品種對水的要求前期并不大,土壤不太干旱的話可以少澆水。夏季如果長期高溫干旱的話應該及時灌水并追肥,再—個是果實膨大期,不能缺水。

  二、灌溉時期

  土壤水分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80%時,最適合梨樹的生長發育。灌水要根據梨樹的生長規律、土壤含水量、天氣情況及樹體的具體表現進行。在幼樹時期,適度的缺水可促進根系深扎,抑制枝葉生長,減少剪枝量,并使果樹盡早進入花芽分化階段,使果樹早結果,并可提高果品的含糖量及品質。

  1.萌芽開花前。山西常年容易出現春旱,為保證萌芽和開花的需求,要進行第一次灌水。但要注意,在開花期,如水分過多,常引起落花落果。

  2.新梢旺長期(5~7月份)。此期水分供應不足,則新梢生長緩慢,影響花芽分化,甚至早期停止生長。

  3.果實迅速膨大期(6~8月初)。此期需有足夠的水分滿足果實膨大,但過多易引起后期落果或造成裂果,還易引起病害發生。

  4.果實采摘后(8月上中旬)。此期灌水可迅速補充結果對樹體造成的大量水份消耗,促進營養物質的積累和轉化,為下一年結果做好準備。

  5.封凍水(11月中下旬)。在土壤封凍前,全園灌一次水,可保護根系不受凍害。

  三.灌溉方法

  由于水資源日益缺乏,梨樹灌溉方式,在拋棄傳統的大水漫灌的方式后,出現許多新的節水灌溉方式。和傳統灌溉方式相比,這些方式不僅省水省工,而且有益于根系生長發育。

  (一)溝灌

  是在梨樹行間距主干40~50厘米至樹冠外圍開一條深20厘米左右的灌溉溝進行灌溉的一種方式。灌水時只在溝內進行,灌溉溝的位置可結合秋季施肥和深翻時逐年輪換,4~5年輪換一遍,再從頭開始,可節水50%。在成年梨園內也可在兩行樹中間開一條20~30厘米寬,30厘米深的溝,溝上覆膜,通過此溝對樹體進行供水。

  (二)噴灌

  噴灌是利用機械和動力設備,使水通過射程較大的噴頭(或噴嘴)射至空中,以雨滴狀態進行噴灑的灌溉方式。噴灌設備由進水管、抽水機、輸水管、配水管和噴頭等部分組成,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動的,噴頭也可以根據噴灌強度大小進行選擇。這種灌溉方式具有節省水量,不破壞土地結構、調整地面氣候且不受地形限制等優點,是現代化的節水高效灌溉技術。

  (三)滴管

  滴管是通過管道系統和滴頭將水緩慢、均勻、準確地直接輸送到根部附近的土壤的灌溉方式。具有省水、省工等優點。缺點是灌溉的投入高,滴頭容易堵塞。滴管技術有兩種方式:一是采用環管地表滴管,可根據樹體大小確定環管的直徑,將滴管帶布置在根系集中分布區,比傳統直管滴管的水分利用率更高;二是采用膜下滴管,即在梨樹樹盤內鋪設滴管管,然后再覆蓋地膜,可有效地減少地面水分蒸發損耗,提高水分利用率。膜下滴灌的平均用水量是傳統用水量的1/8,是噴灌用水量的1/2,是露地滴灌用水量的70%。

 ?。ㄋ模┪姽?/p>

  微噴灌是一種新的局部灌溉技術,它結合了普通噴灌和滴灌的某些優點,改進了普通噴灌和滴灌的某些缺點,更能很好地發揮灌溉作用。它是利用微噴灌組織設備建立微噴灌系統進行作業,其噴頭不易堵塞,一旦微噴嘴堵塞也容易發現和處理,且具有耗能低、省水的特點。比普通噴灌又省水20%~30%,可以使土壤通氣性好,不板結,給果樹根系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ㄎ澹┬」艹隽?/p>

  小管出流是一種新型的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節水灌溉方式。采用4毫米毛管代替滴頭和噴頭,出水斷面大??苟氯芰姡瑢λ|要求低,工作壓力小,適用范圍廣,小管出流比地面灌溉節水60%,比噴灌省水15%~25%。

  

梨園水分管理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