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能看到有聽力障礙的兒童佩戴助聽器,但卻很少看到有聽力障礙的老人佩戴助聽器。其實,當老人出現聽力障礙時,佩戴助聽器是十分必要的。
老人具體在什么情況下需要佩戴助聽器呢?據《人民日報》介紹,一般去醫院檢查,醫生會給老人做聽力學方面的檢查,判斷老人的聽力損失程度是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還是全聾。如果達到中度,純音測聽結果在40分貝以上,就會建議老人佩戴助聽器來補償聽力。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陳志凌在接受浙江在線采訪時表示,“助聽器就像節油器,節油器是讓油的消耗變慢,而助聽器是讓聽力損失的速度變慢,保護殘余的聽力。”
不過,有些老人會出現即使佩了助聽器也不愿意戴的情況,據《羊城晚報》介紹,老人不愿意戴助聽器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一是很多五十歲到七十歲的老年人從心理上不愿承認自己老,而戴助聽器在客觀上則會讓別人覺得他已進入老年人行列,或是功能出現了退化。
二是五六十歲的老人聽力下降后,在安靜環境下與人交流還是可以的,所以如果不是社交上很必要,他們可能寧可選擇原來已經習慣的生活模式。
三是有的助聽器確實存在技術和質量問題,這些助聽器的聲處理技術會導致聲音出現音色改變、變調的情況。
但是,浙江在線表示,聽力退化的老人如果不及時使用助聽器,與人交往的能力可能會逐漸下降,容易變得孤僻寡言、脾氣暴躁。甚至有研究表明,老人發生老年癡呆,與聽力下降有一定程度的關系。因此,在老人出現聽力障礙時,家屬應該及時帶老人就醫。對于需要佩戴助聽器卻又不配合的老人,家屬切勿縱容,應該勸告老人謹遵醫囑,科學佩戴助聽器。(梁嘉怡)
本文由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張志梅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