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據梨樹的生物學特性及品種特性
整形修剪選擇樹形首先要了解梨樹的生物學特性,在此基礎上了解各品種之間的差異,采用苗木的砧木的特性以及本園的栽培制度來決定整形修剪的方向。如果忽視不同品種間微小差異,不能采用相應的對策,則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
二、依據樹體結構
依照既定的樹形,看骨干枝及結果枝組的分布位置、數量及生長勢是否到位,是否平衡和協調。如配置不當,會出現主從不清,枝條紊亂,重疊擁擠,以致通風透光不良,花芽形成不良,幼樹不能正常進入結果期,結果期樹形達不到豐產優質。
三、依據樹齡和樹勢
梨樹為多年生果樹,壽命長,不同年齡階段,生長勢不同,管理目標不同。幼樹生長勢旺盛,栽培目標是盡早培養骨干枝成形,多利用輔養枝培養結果枝組,以擴大樹冠為主,適量結果。到結果期,樹冠基本達到預定大小,要協調好生長與結果的矛盾,以高產、穩產、優質為目標。到衰老更新期,樹勢變弱,栽培的目標是更新復壯,恢復樹勢,盡量延長結果年限。
四、依據結果枝和花芽數量
花芽的數量和質量是反應樹體營養狀況的重要標志。營養枝粗壯,花芽多,肥大飽滿,鱗片光亮,著生角度大而突出,說明樹體健壯,可適度多留花芽。相反,如果枝梢廋弱,花芽廋小,說明樹體衰弱,修剪時應根據當地管理水平,調整花芽留量,適度多留營養枝,以促進樹體健壯,先保證當年梨果質量,為來年高產穩產打好基礎。
五、依據不同環境條件和栽培水平
不同的自然條件和栽培技術水平對樹體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整形修剪時應考慮當地氣候,土肥水條件,等基本情況。一般來講,在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沃,多雨高溫,肥水充足的地方,樹勢生長旺盛,枝多冠大,對修剪反應比較敏感,因此宜采用大型樹冠,定干要適當高些,主枝適當少些,層間距適當大些,修剪量適當輕些,多拉枝,少短截。反之,在無霜期,寒冷干旱,土壤瘠薄,肥水不足的山地、沙灘或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樹勢生長較弱,對修剪反應敏感性差,修剪時宜采用小型樹冠,定干低些,層間距小些,修剪量稍重一些。多短截,少疏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