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有這樣的經歷,身體莫名其妙出現疼痛,自己又無法直接判斷出原因,讓人既困惑又無奈。但其實只要出現疼痛且癥狀長期存在,就應該引起注意,因為很有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疼痛。那么,慢性疼痛到底是怎么回事?患上了慢性疼痛又該如何治療呢?
什么是慢性疼痛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疼痛科主任楊支雄在接受紅網采訪時介紹,急性疼痛是癥狀,而慢性疼痛則是一種病。疼痛一開始只是身體受到傷害所發出的警告信號,一旦疼痛時間超過三個月,則屬于慢性疼痛。慢性疼痛需要服用合適的鎮痛藥物積極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不僅會使疾病加重,還會影響食欲、睡眠和情緒,甚至導致病情的惡化。慢性疼痛類疾病包括人們熟知的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幻肢痛、癌癥痛、偏頭疼、腰背痛、關節炎痛等。
對于不同病因的慢性疼痛,治療要有針對性。以三叉神經痛為例,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東院區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楊利軍在接受中國新聞網采訪時介紹,三叉神經痛有“天下第一痛”之稱,說話、吃飯、洗臉、剃須、刷牙,甚至風吹等都有可能誘發疼痛發作。三叉神經痛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式,其中手術治療中的開顱微血管減壓術具有高效、復發率低等優勢,但“開顱”意味著風險高、費用高,尤其是一些有全身性基礎病的老年患者更加不適宜。
值得注意的是,據《北京日報》報道,慢性疼痛已成為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國慢性疼痛患者已超過3億人,且每年以1000萬人至2000萬人的速度增加。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較其他年齡段人群更易產生疼痛,而不少患者用“秘方”“特效藥”來治病,導致病情加重。北京天壇醫院疼痛科主任劉延青提醒患者,早期診斷、規范化治療是緩解病情、減少后遺癥的關鍵。(呂新潮)
本文由首鋼醫院內科主任姚震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