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據(jù)《新民晚報》報道,男性32歲,女性28歲以后骨鈣就開始流失。隨著年齡的增加,流失的速度也逐漸加快,到60歲時已有50%的骨鈣流失掉了。這樣的研究結(jié)果,加上補鈣保健品商家的大力宣傳,讓不少消費者把補鈣保健品當作家常便飯。那么,補鈣真的多多益善嗎?如何才能有效補鈣呢?

  補鈣真的越多越好嗎?據(jù)《南方日報》報道,如果攝入的鈣超過安全量(2000mg/d),就有可能造成高鈣血癥、血管和軟組織鈣化、尿鈣排出量增加和腎結(jié)石風險升高等問題。

  此外,對于兒童來說,《南方日報》還介紹,長期服鈣過多會使血壓偏低,增加日后患心臟病的危險。另外,體內(nèi)鈣水平升高,可能抑制腸道對鋅、鐵、銅等元素的吸收,孩子易患微量元素缺乏癥。因此,孩子是否需要補鈣,到底要補多少,還是要請兒科醫(yī)生指導,決不可濫補。

  補鈣時一味追求量是不可取的,還應(yīng)注重鈣的吸收。據(jù)《羊城晚報》報道,能否達到有效的補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鈣源的質(zhì)量及鈣是否能被人體吸收,即食入的鈣首先需要被吸收入人體才能達到效果。其中,維生素D的作用對鈣的吸收至關(guān)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獲得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呢?雖然維生素D可通過食物補充一部分,但約80%還是要靠自身合成。據(jù)《山西晚報》報道,太陽光中的紫外線B能夠作用于人體皮膚,使7-脫氫膽固醇轉(zhuǎn)化為維生素D,被吸收入血并先后經(jīng)過肝、腎代謝即變成活性維生素D。活性維生素D可以在腸道、腎臟及骨等多個組織器官發(fā)揮生物學效應(yīng),既可促進鈣、磷吸收,又能直接調(diào)整骨代謝,從而達到補鈣的功效。

  總之,補鈣保健品只能作為補充,多曬太陽,多運動,才能促進鈣的吸收。(丁文)

  本文由青島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生物工程副教授李東祥進行科學性把關(guān),研究領(lǐng)域為營養(yǎng)、消化吸收和日常洗滌。

把補鈣保健品當家常便飯?過量可能得不償失

圖文簡介

一般而言,據(jù)《新民晚報》報道,男性32歲,女性28歲以后骨鈣就開始流失。這樣的研究結(jié)果,加上補鈣保健品商家的大力宣傳,讓不少消費者把補鈣保健品當作家常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