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一生中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用于睡覺的,剛出生的嬰兒幾乎每天要睡20個小時,即使成年后每天至少要6-7小時。英國皇家學會會報公布了一則歷史記錄記述了17世紀末葉一個特別愛睡覺的人,名叫塞繆爾·希爾頓。希爾頓身體結實健壯并不肥胖,1694年5月13日希爾頓一覺睡了一個星期,周圍人無論用什么方法都不能喚醒他。1695年4月9日希爾頓又大睡起來,人們請來醫生給他放血用火熏燙施以各種刺激可是全然無用,希爾頓睡了十七個星期,到8月7日才醒來。

  與此相反的是,有些人的睡眠時間卻少得出奇,美國《科學文摘》雜志,載文介紹了一個每天只睡兩個小時的人,名叫列奧波德·波林,每天只睡兩個小時的波林并不是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他和正常人一樣安甜地入睡。而且波林白天要連續工作10小時,卻從不感覺疲勞或頭昏眼花。據波林自己回憶,在他五六歲時,每天只睡6小時,而其他孩子在這樣的年齡至少要睡10小時。

  不管睡眠時間長短如何,睡覺是人類必不可少的行為,這一點似乎已為眾多研究人員所接受。但是,許多研究人員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最普遍的觀點認為,睡覺是為了消除體力的疲勞彌補一天勞累的損耗?!绑w力恢復”觀點的證據是在睡眠的最初數小時內大腦基底層的腦垂體會釋放大量的生長激素,這種生長激素能促進體內組織的生長和修復。而倫敦臨床營養代謝研究組織的披得·加里克博士對此持否定態度,對體內蛋白質代謝影響最大的就是飲食,進食時組織蛋白質就增加,而禁食時則下降。蛋白質代謝在夜間變化的主要原因并非是睡眠本身,而是人們在夜間不進食。加里克認為一個人不管從事何種體力或腦力勞動;不管疲勞程度如何,即便一連8-11天不睡覺,身體功能仍無損害。研究人員在一項睡眠實驗中檢查了3-5天不睡覺人的尿液,發現這些人的尿液中,氮的含量變化不足百分之一,氮是體內蛋白質代謝的天然指標,由此可以判斷,這些受試者的生理功能并未下降。

  此外,那些自愿減少睡眠達兩個小時的人,在一年以后并無任何病態表現,也沒有因睡眠較少而在白天疲憊不堪。有一種觀點走得更遠,認為人的睡眠根本沒有恢復體力的作用,僅僅是人們打發黑夜的多余的本能行為。以上觀點孰是孰非目前還難以定論,由于腦內控制睡眠的神經環路極為復雜,給揭示睡眠的秘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來源:山西科技報社 

  作者:李玲梅 山西省科技繼續教育學院

人為什么要睡覺?

圖文簡介

人在一生中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用于睡覺的,剛出生的嬰兒幾乎每天要睡20個小時,即使成年后每天至少要6-7小時。英國皇家學會會報公布了一則歷史記錄記述了17世紀末葉一個特別愛睡覺的人,名叫塞繆爾·希爾頓。而倫敦臨床營養代謝研究組織的披得·加里克博士對此持否定態度,對體內蛋白質代謝影響最大的就是飲食,進食時組織蛋白質就增加,而禁食時則下降。研究人員在一項睡眠實驗中檢查了3-5天不睡覺人的尿液,發現這些人的尿液中,氮的含量變化不足百分之一,氮是體內蛋白質代謝的天然指標,由此可以判斷,這些受試者的生理功能并未下降。以上觀點孰是孰非目前還難以定論,由于腦內控制睡眠的神經環路極為復雜,給揭示睡眠的秘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