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診療中經常會見到很多患者主訴耳癢、耳痛、耳悶等表現(xiàn),其中很多人是因為不正確的用耳習慣引起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我們嬌貴的耳朵呢?

  1.不要經常挖耳,特別是硬質的挖耳勺或長指甲。不要用不干凈的手挖耳(如摳腳后,可引起真菌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的耳屎(耵聹)對外耳道的正常微環(huán)境有重要的保護作用,反復的掏挖,一方面可減弱這種保護作用,另一方面可損傷外耳道稚嫩的皮膚,引起感染、紅腫、瘙癢、耳悶、耳鳴、聽力下降等。

  注意:如果是干性耵聹,一周用棉棒輕輕掏一次即可,如果是油性耵聹,半年左右去醫(yī)院掏一次,不要自行掏挖。如果發(fā)現(xiàn)小兒耳屎較多,應到醫(yī)院就診取出。

   

  

  2.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進水。特別是夏季,過潮過熱都可是外耳道皮膚腫脹,堵塞毛囊,抵抗力下降。平日洗臉、游泳、洗澡時要多加注意。另外一旦出現(xiàn)中耳炎、鼓膜穿孔等應避免游泳。

  3.養(yǎng)成正確擤鼻的習慣。鼻腔與中耳有一個管道相通(咽鼓管)。用勁兒擤鼻時鼻腔的鼻涕可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特別是小兒更需注意。所以在有鼻炎鼻竇炎時擤鼻一定要輕緩。

  4.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清淡均衡飲食,低鹽低脂,多吃膳食纖維多的綠色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少吃垃圾食品等。

  5.做高鐵、飛機時如出現(xiàn)耳悶,要多做吞咽動作,或嚼口香糖。避免高速行駛中中耳負壓形成,誘發(fā)中耳積液,形成炎癥或者疼痛。

  來源:山西科技報社

  編輯:任榮萍

如何對待我們的耳朵?

圖文簡介

在日常診療中經常會見到很多患者主訴耳癢、耳痛、耳悶等表現(xiàn),其中很多人是因為不正確的用耳習慣引起的。不要用不干凈的手挖耳(如摳腳后,可引起真菌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的耳屎(耵聹)對外耳道的正常微環(huán)境有重要的保護作用,反復的掏挖,一方面可減弱這種保護作用,另一方面可損傷外耳道稚嫩的皮膚,引起感染、紅腫、瘙癢、耳悶、耳鳴、聽力下降等。2.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進水。特別是夏季,過潮過熱都可是外耳道皮膚腫脹,堵塞毛囊,抵抗力下降。用勁兒擤鼻時鼻腔的鼻涕可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5.做高鐵、飛機時如出現(xiàn)耳悶,要多做吞咽動作,或嚼口香糖。避免高速行駛中中耳負壓形成,誘發(fā)中耳積液,形成炎癥或者疼痛。來源:山西科技報社編輯:任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