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是我國淡水水域重要的養殖品種,它適應力強、繁殖力高、食性雜、生長快、耐高溫、耐低氧,且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養殖經濟效益高,前景廣闊,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具發展潛力的養殖品種之一。但小龍蝦病害較多,尤其是池塘精養病害易發為甚,往往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現將2017年小龍蝦全年12個月養殖過程中的常見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以華中地區為例)總結如下,供廣大養殖戶學習借鑒。廣大養殖戶可以根據此年規律總結出各種蝦病發病時間,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切實做好養殖池塘蝦病管理工作。
上年11月到第二年的2月期間,小龍蝦基本進洞冬眠,池塘里幾乎沒有小龍蝦活動,此階段無病害。
3月份,水溫逐漸升高,小龍蝦逐漸出洞并開始攝食,此階段主要蝦病為纖毛蟲、黑殼和黑尾等寄生蟲病,并伴發腸炎病。
4月~5月期間,水溫逐漸升高,小龍蝦攝食量增加,腸炎病高發,但黑鰓等寄生蟲病持續危害,并伴發弧菌病等細菌性疾病。
6月份,水溫逐漸升高,小龍蝦攝食量增加,殘餌、糞便排放增大,水質變差,白斑綜合征高發。
7月~10月期間,水溫先逐漸升至最高值后逐漸降低,此階段蝦塘水溫持續偏高,小龍蝦活動減少,基本無病害。
常見小龍蝦蝦病判別特征和治療建議:
腸炎 判別特征:腸道無食,有空泡,充血(藍血細胞)。
防治建議:改底、三黃+大蒜素+乳酸菌(預防,3天~5天一療程),恩諾沙星+三黃+VC多維(治療)。
纖毛蟲、黑殼和黑尾(原生動物和真菌)判別特征:龍蝦頭胸甲、尾部出現綠毛、黃毛以及黑色泥垢。
防治建議:改底+調水、纖毛凈+脫殼素+補鈣。
黑鰓 判別特征:打開龍蝦頭胸甲,出現鰓絲發黑、發黃。防治建議:改底+調水+碘制劑消毒(無特效藥)。脫殼不遂 判別特征:頭胸甲突出。防治建議:補鈣+加大飼料投喂量。
弧菌病判別特征:斷須、斷爪,末端發黑、發黃,尾扇邊緣組織積水,只死大蝦,肝臟發白,黑鰓,活力低。
防治建議:消毒+調水+改底(無特效藥)。
白斑綜合征 判別特征:觀察頭胸甲有花斑、蝦體大面積死亡。
防治建議:VC、免疫多糖增強免疫力(10天以上一療程)+消毒+調水+改底(無特效藥)。
編輯:李敏
小龍蝦病害的應對措施
圖文簡介
小龍蝦是我國淡水水域重要的養殖品種,它適應力強、繁殖力高、食性雜、生長快、耐高溫、耐低氧,且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養殖經濟效益高,前景廣闊,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具發展潛力的養殖品種之一。但小龍蝦病害較多,尤其是池塘精養病害易發為甚,往往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現將2017年小龍蝦全年12個月養殖過程中的常見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以華中地區為例)總結如下,供廣大養殖戶學習借鑒。廣大養殖戶可以根據此年規律總結出各種蝦病發病時間,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切實做好養殖池塘蝦病管理工作。上年11月到第二年的2月期間,小龍蝦基本進洞冬眠,池塘里幾乎沒有小龍蝦活動,此階段無病害。常見小龍蝦蝦病判別特征和治療建議:腸炎判別特征:腸道無食,有空泡,充血(藍血細胞)。
- 來源: 科普中國
- 上傳時間:2018-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