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食品生產中只要按國家標準添加食品添加劑,消費者就大可放心食用。但是,仍有不少人對于食鹽中含有的一種添加劑“亞鐵氰化鉀”抱有疑慮,因為它的名字聽起來是“氰化物”,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劇毒,因此不少人都認為這種添加劑肯定不安全。那么,食鹽中為什么要添加亞鐵氰化鉀呢?人們長期食用含有亞鐵氰化鉀的食鹽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嗎?

  首先,讓我們來明確一下,食鹽中都有哪些添加劑呢?據《生命時報》報道,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云無心表示,在食品添加劑的國家標準中,允許用于食鹽中的食品添加劑共有5種,分別是二氧化硅、硅酸鈣、檸檬酸鐵銨、亞鐵氰化鉀(鈉)和氯化鉀,其中,前4種添加劑都屬于“抗結劑”,對食鹽來說抗結劑非常重要。因為食鹽非常容易吸潮結塊,而且結出的塊太硬難以打散,比如過去的鹽不加抗結劑而結成大塊,就被稱為“鹽巴”。所以,在食鹽中加入抗結劑便可以使微細的食鹽顆粒保持良好的分散狀態,使用較為方便。

  據《央視網》報道,網上流傳一些質疑國產食鹽安全的文章,提到食用鹽遇高溫有可能會使亞鐵氰化鉀分解成氰化鉀這種劇毒物質,可使人在10秒鐘內喪失意志,幾分鐘內可以毒死一人。對于這一質疑,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食品副主任鐘凱明確回應,亞鐵氰化鉀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國產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長期食用并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中國網刊文解釋,亞鐵氰化鉀中的鐵和氰化物之間結構穩定,只有在高于400℃才可能分解產生氰化鉀,但日常烹調溫度通常低于340℃,因此在烹調溫度下亞鐵氰化鉀分解的可能性極小。

  另外,人們在每天食用食鹽的過程中,攝入的亞鐵氰化鉀其實是非常少量的,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具體來說,據中國網報道,我國推薦的食鹽每日攝入量為6g,考慮到我國居民實際食鹽攝入量普遍偏高,按每人每天攝入15g食鹽計算,如果按照標準規定食用食鹽,每天攝入亞鐵氰化鉀的量為0.15mg。按照成人體重按60kg計,亞鐵氰化鉀的攝入量則為0.0025mg/kg bw,遠低于人類的每日容許攝入量(0.025mg/kg bw),因此,不用擔心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李靜)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領域:健康養生類 臨床醫學類 心理醫學類)

食鹽添加劑含劇毒?“背鍋俠”亞鐵氰化鉀很無辜

圖文簡介

眾所周知,在食品生產中只要按國家標準添加食品添加劑,消費者就大可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