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是生活中常見的水果之一,但是經過矮化栽培并進行適當的造型后,也是古樸典雅頗具觀賞價值的盆景??梢杂脕砭G化美化環境、陶冶情操等等。除了欣賞外蘋果盆景還可提供一定數量的果實,是藝術美與豐收美的巧妙結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

  選盆

  蘋果盆景用盆一般有素燒盆、紫砂盆、瓷盆、塑料盆及木盆等。素燒盆與木盆盆壁滲水、通氣性強利于苗木生長。瓷盆、紫砂盆、塑料盆盆壁滲水通氣性差對苗木生長不利,但其外形美觀大方可增強觀賞性。

  盆的形狀多種多樣但以圓形為主,圓形盆有利于根系向四周均勻舒展。盆的規格一般為口徑20~50cm、高20~60cm。用盆的深淺應根據樹的態勢而定,以動態為主要特點的盆景宜深,以靜態為主要特點的盆景易淺。

  一般用盆的規律是景大景多則盆宜大,景小景少盆宜小??傊枧c景的搭配大小要適當、色彩要協調、形態要相稱。

  配制營養土

  配制培養土是蘋果盆景栽培技術中的重要一環。培養土要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學性狀,富含腐殖質,保肥、蓄水能力強、通氣性好、酸堿度適宜。配制時最好選用腐熟的田園土、河沙、草木灰,按5∶3∶1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勻碾細過篩,若盆的透氣性較差可在培養土中再加入10%~20%的爐渣增加其通透性。培養土在使用前采用蒸煮、烘烤或藥物等方法進行消毒,并應進行土壤酸堿度的測定及調整,蘋果最適宜的pH值是5.7~6.7。

  砧木與品種的選擇

  蘋果盆景宜選用矮化砧木,如M9、M26、M27、嶗山柰子等,它們都具有很好的矮化性、早實性。其中M27的矮化性最強;M9、M26嫁接后砧木加粗生長較快而接穗較慢形成“大腳”現象,易獲得美觀、緊湊的樹型,有一定觀賞價值;嶗山柰子骨干根加粗明顯可進行提根造型。

  另外也可選用M2、M4、M7、MM106等半矮化砧做砧木,但其上應嫁接生長勢較弱的品種、各種短枝型品種。

  利用喬化砧做盆景砧木時,一方面宜與短枝型品種組配或在喬砧與接穗之間嫁接一段矮化中間砧,長度在12 cm左右,太短矮化效果不理想,太長樹體過高影響造型及觀賞;另一方面要采用矮化技術。無論采用何種類型的砧木均要求與所選的品種有較強的親和力。

  品種的選擇

  盆景蘋果宜選色澤鮮艷、成花結果早、座果率高、掛果時間長、抗病、適應環境能力強的中晚熟品種為好,尤以短枝型品種為首選,經栽培觀察發現表現良好的品種有小國光、元帥系的短枝型、紅富士、乙女、冬紅果、芭蕾蘋果、金冠、雞冠、秦冠等。

  嫁接與上盆

  嫁接一般在春季頂芽剛剛萌動而新梢尚未長出時進行,這時枝條內的樹液已開始流動,接口易愈合嫁接成活率高。 嫁接前首先對選好的盆景用砧木進行修整,根據盆景造型創意需要選好骨干枝、營養枝確定好嫁接部位。所用接穗可選擇1年生枝、花芽枝、大型接穗,接穗質量直接影響盆景的藝術造型及快速開花結果,要使盆景快速成形一般采用2~3年生、具有2~6個分枝的大型接穗,可在短期內形成優美的盆景姿態。

  一般在春季發芽前或秋季落葉后上盆栽植。栽植時先在盆底放幾塊碎瓦片,然后鋪2~3cm厚的爐渣作排水層再放入1/3培養土,然后放入樹苗使根系舒展,邊填土邊稍微抖動樹苗使根系與土壤密接,根系較大時用木棒輕輕插實根系四周的泥土,防止形成較大的空隙,最后盆土表面應距盆沿5cm以上便于澆水。

  上盆后及時澆透水并用塑料薄膜覆蓋盆口。2~3a后,盆土中的養分嚴重匱乏時及時倒盆增添新土。為增加蘋果盆景的觀賞性,也可在每年落葉后進行一次翻盆,使葛年上移外露。具體做法是:倒出盆內蘋果樹逐漸去除表層盆土、連根除去1/3舊土、剪去網狀根墊,然后填入新的營養土栽植壓實并澆足水。

  肥水管理

  蘋果盆景施肥要掌握“薄肥勤施,營養搭配”的原則。萌芽前后施0.2%速效性氮肥1次,促萌芽開花整齊;盛花末期后每10~15d左右追施液肥1次,以0.5%溶液有機餅肥為主并進行根外追肥,利用0.2%的尿素、磷酸二氫鉀等無機液肥,連噴2~3次以促幼果膨大加速新梢生長;花芽分化時期可施稀薄肥水,(如漚好的豆餅肥水,麻醬渣水或人糞尿等),每隔10d左右施一次連施2~3次促進花芽分化,并可提高座果率;

  果實膨大期每隔15 d葉噴2.067%的磷酸二氫鉀一次,促進果實膨大和果實著色;果實接近成熟期每半月追施1次0.5%濃度的有機液肥,配合使用0.2%的無機氮肥;落葉后施腐熟廄肥為基肥。

  澆水

  澆水次數因季節而變化。春季可1周澆水一次;夏季氣溫高蒸騰量大,可1~2d澆水一次,高溫季節還要進行葉面噴霧;秋季要控制澆水以防徒長;冬季一般不澆水以盆土不過干為度。不論在什么季節澆水一般都避免在烈日下用冷涼自來水(或井水)澆盆,澆水時間為早晨或傍晚。盆栽蘋果的土壤要干透澆透,萌芽期、花期、果實膨大期要及時補充水分,6月為促進花芽分化要適當控水。瓷盆、紫砂盆、塑料盆宜少澆,素燒盆、木盆宜多澆。

  整形

  蘋果盆景的樹形,既要有利于結果又應具有美學效果。根據苗木的具體情況可培養成自然圓頭形、塔形、小紡錘形、折疊扇形、開心形、“Y”形等。盆景形的培養,可通過提根、塑干和整冠修剪等措施完成。

  提根一般在栽植或每次換盆時進行,把最上層的基部宿土去除并剪除該部位的須根,栽時適當提根露出樹干基部粗根。經過2~3次提根就可以使植株具有高腳和飽經滄桑的神態。樹干的塑造可采用扭曲、蟠扎、拉彎、刻傷和鋸枝造節等方法完成。

  修剪

  蘋果盆景一般采用短枝型修剪方法,冬剪時對需培養枝組的枝條,留基部1~2或2~3個癟芽短剪。夏剪時對萌發的新梢留基部2~3或3~4個葉片短剪,促使形成短副梢如形成長枝,可繼續留基部3~4個葉片短剪。

  如此反復進行可獲得短枝型枝組,使樹體矮化、早果。此外蘋果盆景根據品種和造型的不同可采用拉枝、摘心、扭梢、環剝、疏枝、回縮、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多種措施創造盆景的基本形態、早花早果。

  花果管理

  花果是蘋果盆景的重要組成部分,蘋果盆景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它是以型載果、以果成型、型果兼備。根據蘋果盆景的造型,確定留果的多少、果實的布局,進行疏花疏果,并對所留花果搞好人工授粉,適時套袋摘袋,通過摘葉、轉盆等措施使果實充分著色。

  為提高蘋果盆景的觀賞性,可對所留果實采用貼字技術,貼字一般在摘袋后的下午5時以后和上午10時以前進行,在果實向陽面貼上“?!?、“壽”、“吉祥”等字樣或花紋圖案。蘋果盆景的最佳觀賞期是在果實著色以后,隨著果實成熟乙烯大量形成,在果柄與果臺間產生離層,果實脫落,為延長觀賞期可在果實成熟前25~30d,每10d噴灑1次30~50mg/kg的萘乙酸。

  病蟲防治與越冬

  蘋果盆景由于管理非常精細所以病蟲害較少。一旦發生病蟲害要及時摘除病枝、病葉、病果,人工捕捉害蟲。病蟲害嚴重時防治措施可參照大田進行。 落葉后用草繩、麻袋等將盆包裹防寒,或開溝將盆埋入土中越冬,或置于地窖、走廊等處越冬,也可將盆移入空閑的室內越冬。越冬期間,對水分散失較多的要注意補充水分。

  

  編輯:李敏

蘋果盆景栽培和管理

圖文簡介

蘋果是生活中常見的水果之一,但是經過矮化栽培并進行適當的造型后,也是古樸典雅頗具觀賞價值的盆景。除了欣賞外蘋果盆景還可提供一定數量的果實,是藝術美與豐收美的巧妙結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品種的選擇盆景蘋果宜選色澤鮮艷、成花結果早、座果率高、掛果時間長、抗病、適應環境能力強的中晚熟品種為好,尤以短枝型品種為首選,經栽培觀察發現表現良好的品種有小國光、元帥系的短枝型、紅富士、乙女、冬紅果、芭蕾蘋果、金冠、雞冠、秦冠等。所用接穗可選擇1年生枝、花芽枝、大型接穗,接穗質量直接影響盆景的藝術造型及快速開花結果,要使盆景快速成形一般采用2~3年生、具有2~6個分枝的大型接穗,可在短期內形成優美的盆景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