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關注度也不斷上升,因此一些號稱“采用純天然食材、不含添加劑”的純手工食品,如自制月餅、蛋糕、麻辣小龍蝦、牛軋糖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追捧,銷售火爆。那么,這些號稱“純天然、無添加”的手工食品真的如商家所說的那樣健康、安全嗎?
不少人商家聲稱純手工食品采用的是純天然食材,因此更安全,可放心食用。其實,且不論很多賣家號稱的“純天然”食品是否真實,即使是真的純天然食品也不見得就更加安全。《湖南日報》報道稱,專家認為“天然”“野生”的不一定是安全的。真正的野生動植物,往往完全脫離了食品監管體系,傳播疾病或毒害性命的可能性更大。
還有不少人認為,采用純天然原料制作的食品營養價值更高。那么,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陳芳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表示:“純天然的食材只是吃起來更符合消費者的傳統要求,可能口感好一些,但其營養成分并不會比人工養殖、培育、加工后的食材更豐富。”她認為,過分追求“純天然”并不能攝取更多營養。比如有些媽媽擔心奶粉的安全問題,考慮給孩子選擇更“天然”的鮮奶,但其實對于鮮奶來說,配方奶粉用不飽和脂肪酸代替了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結構更科學,更利于吸收。
此外,一些商家號稱手工食品是“無添加”也是不可能的。《杭州日報》表示,社會發展至今,如果想食用不含添加劑的食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鹽、味精、糖都是屬于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可以延長保質期,保障食品安全,優化營養和口味。《中國醫藥報》也報道稱,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北京市食品添加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孫寶國表示,合理使用添加劑是有益無害的,它使食品更豐富、更安全。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中明確規定的食品添加劑已經過風險評估,因此可放心食用,無需刻意追求“無添加”食品。(李靜)
本文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