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只把航空模型當作玩具。但在天津,資深航模愛好者蘇丹則把自己多年的航天夢變成了現實。
2017年4月20日,搭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消息傳來,蘇丹創辦的天津盛丹電子技術公司里一片歡騰。“作為項目參與者,從2010年起,我們先后為該項目研發了渦輪流量計預處理儀、SD110精密恒流源、熱敏電阻溫度變換儀等多種測試儀器設備。”蘇丹說。
“能在某一點上做精做專,并堅持做下去,這就是追夢。”蘇丹告訴科技日報記者,40多年前他上中學時曾參加校航空模型小組,當時心中就有個航天夢。也正是由于對這份夢想的堅持,2008年蘇丹創建了天津盛丹電子公司,專注于研發和生產航空領域智能化電子產品,重拾少年時代的航空夢。
“看到雜志上介紹的國外先進技術,我總有一種緊迫感,希望我國的航空航天產業也能快速發展,成為世界航空航天業的領軍者。”蘇丹說。
新一代長征5、6、7系列火箭液氫、液氧發動機地面點火試驗,需要精確測量低溫介質溫度。然而,傳統的熱敏變換儀由于輸出的電流較大,使得熱敏電阻自熱效應較大,測量精度無法滿足測試要求。能大幅提升測試精度的恒流法,則需要高精度、低電流的恒流源。
“精密恒流源要求輸出的電流為1微安,分辨率0.1納安,準確度萬分之五,誤差小于0.5納安,是技術要求最高的恒流源。”蘇丹介紹,恒流源的使用環境惡劣,很容易受到外界電磁干擾,且測試是在無人值守的狀態下自動進行的,這些都對恒流源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而在當時,如此精密的航天設備只有少數美國公司才能生產,還因為涉及航天、軍工尖端技術領域而禁止對中國出口。
瞄準這一需求,蘇丹帶領團隊采用最先進的模擬電子技術潛心攻關,對包括精密基準源電路、復合放大器電路等進行深入研究和大膽創新,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D110精密直流恒流源,并通過了中國航天權威檢測部門認定,一舉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
盛丹公司也由此成為中國航天業中難得的民營供應商。“我們生產的精密恒流源價格不到進口設備的1/10,僅航天一項應用已累計為國家節資上千萬元。”蘇丹透露,今年公司已投入研發資金200萬元用于開拓國內高端測控儀器市場,推動企業不斷做大做強。
如今,蘇丹從事航空航天項目已近10年。在他的辦公室里,長征火箭和神舟飛船的模型擺在最醒目的地方。蘇丹說:“我就是要用這些中國人自己創造的奇跡不斷激勵我和我的團隊,在助力中國航天的科技創新路上不斷前進。希望我收藏的經典航模中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造’!”
蘇丹: 做好中國航天民營供應商
圖文簡介
”蘇丹介紹,恒流源的使用環境惡劣,很容易受到外界電磁干擾,且測試是在無人值守的狀態下自動進行的,這些都對恒流源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在當時,如此精密的航天設備只有少數美國公司才能生產,還因為涉及航天、軍工尖端技術領域而禁止對中國出口。瞄準這一需求,蘇丹帶領團隊采用最先進的模擬電子技術潛心攻關,對包括精密基準源電路、復合放大器電路等進行深入研究和大膽創新,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D110精密直流恒流源,并通過了中國航天權威檢測部門認定,一舉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蘇丹說:“我就是要用這些中國人自己創造的奇跡不斷激勵我和我的團隊,在助力中國航天的科技創新路上不斷前進。
- 來源: 科普中國
- 上傳時間:20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