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訊 日前,三亞市人民醫院骨顯微外科接到急救電話,馬上有一名從高處墜落致左上肢重度牽拉傷患者即將從外院轉入急救治療。據外院醫生描述,患者左上臂遠端只有一長約2cm皮膚裂口,但傷口出血較多,已將創面縫合,目前左上肢冰涼,橈動脈搏動消失,肢體呈暗紫色,毛細血管反應消失,血壓低,意識尚清。

  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三亞市人民醫院骨顯微外科主任王建華意識到患者極有可能是一名肱動脈斷裂合并失血性休克,考慮到患者病情的嚴重性,王主任親自指揮,安排醫護人員在急診科等待!再三叮囑:患者一到,急診安排左上肢CTA和全身檢查。

  隨著120急救車的呼救聲越來越近,當患者被抬下擔架后,骨顯微外科吳毓強醫師早已等候在急診科。

  經查體發現患者病情遠比電話里描述的還要兇險,患者左肩、左胸及左上臂高度腫脹,組織挫傷重,皮下大片瘀青,左肩、左胸有皮下大血腫,皮膚張力高,隨時有爆裂的風險,加上患者一直不停的求救。

  經血管造影提示:肱動脈血管損傷!醫務人員立即與患者家屬溝通,如實告知患者病情嚴重性,不手術將導致肢體缺血壞死,毒素吸收,急性腎衰以及敗血癥危及生命。選擇手術治療是保命和保肢的唯一方法。但肢體創傷嚴重,術后可能出現嚴重并發癥,存在很大的風險。王建華主任詳細地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屬患者的嚴重病情:患者已有休克表現,如果再拖延時間或轉院,一旦壞死細胞進入血液,隨時有生命危險。

  最后患者及患者家屬同意在三亞市人民醫院實施手術。這是個考驗醫術的挑戰,選擇手術存在很大的風險,但是不馬上手術,病人會有截肢或生命危險。面對這個巨大風險挑戰,王建華主任和團隊考慮,決定選擇手術醫療。治療方案確定后,科室醫護人員緊密結合,馬上啟動緊急預案,立刻通知手術室,做好全麻準備,聯系輸血科備足夠血液。

  在手術中過程發現病人的傷勢比預期的還要嚴重、兇險。患者傷勢從肩部一直到前臂中段,所有的前側肌群全部撕脫離斷,近段回縮至胸部,肌肉大量壞死。傷情隨時有大出血的可能,一旦出現,后果嚴重。手術難度很大,主要是既要清除干凈壞死組織,又要很小心保護血管神經和做好止血。根據臨床經驗,必須在6小時之內保證血管再通,疏通經絡,恢復正常供血,不然整個胳膊就會因為缺血而壞死導致截肢。其二難點如果術中壞死組織清除不干凈,術后很有可能并發壞死組織毒素吸收導致嚴重并發癥。手術團隊把各種出現的風險均考慮到,盡可能避免出現。手術在進行,一切都在緊張嚴謹有序的進行……

  手術歷時3個多小時,術中共輸1600ml血液。考慮患者病情的嚴重,手術中麻醉醫生建議患者轉至ICU治療。考慮患者的家庭經濟狀況結合手術和臨床經驗,王主任大膽決定將患者放回骨顯外科室普通病房觀察治療。

  手術比較成功,術后治療尤為重要,如何避免術后出現感染和并發癥等,術后全科醫護人員全力以赴研究周全治療方案,啟動多種應急方案,每個人都頂著巨大的風險和壓力,每天嚴密看守,細致觀察患者的一次小便顏色、總量等情況,不放松任何一個細節,經過10多天的精心醫護,截止發稿,該患者已度過危險期,并逐漸康復。看到受傷的手臂一天天變好起來,患者及家屬均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們由衷地感謝骨顯微外科的醫護人員。

  三亞市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四肢嚴重創傷的保肢治療一直是臨床面臨的大難題,也是考驗醫療團隊整體急救實力的重要指標。三亞市人民醫院骨顯微外科于2013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四肢嚴重創傷的臨床救治和研究,成功挽救了大量的肢體和患者生命,讓越來越多的外傷嚴重的患者從中受益,在危急時刻,不需要轉好外院就可以得到救治。(孫姿、劉貴祥)

皮膚隨時可能爆裂 四肢嚴重創傷到底有多兇險?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