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

  1、方向性、順序性(心理發展階段的劃分:從不會到會,從爬到走等)

  2、不平衡性(兩個加速發展期:幼兒期和青春期)

  3、普遍性和特殊性(某階段有普遍特征,但每個個體又有差異)

  4、增長與衰退辯證統一(各年齡階段趨勢不同)

  5、連續性與階段性(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研究任務

  1、揭示各年齡階段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征

  2、闡明各種心理機能的發展進程和特征

  3、探討心理發展的內在機制

  4、研究心理發展的基本原理:

  5、遺傳與環境、教育如何影響發展;

  6、心理的連續發展和階段性跳躍如何統一;

  7、內在動力與外在動力的平衡;

  8、“關鍵期” 的有無與發展的可塑性

  相關理論遺傳決定論

  代表人物:高爾頓

  主要觀點:發展受遺傳影響發展過程是先天因素的自然顯現環境(教育)只起到引發作用

  環境決定論

  代表人物:華生

  主要觀點:發展由環境決定;片面看到環境作用;否認遺傳作用。

  二因素論

  代表人物:施太倫

  主要觀點:兩因素(遺傳和環境)決定;兩者為同等成分,孤立存在;企圖解釋各個因素單獨發揮作用的程度

  社會學習理論

  代表人物:班杜拉

  主要觀點:兒童通過觀察和模仿獲得社會行為,習得行為的主要方式是觀察學習和替代性強化。

  觀察學習:觀察他人(榜樣)的行為及結果而學習。

  替代性強化:看到他人成功或被表揚,產生行為;相反削弱

  文化-歷史理論

  代表人物:維果茨基

  主要觀點:高級心理機能的發展是由社會文化歷史因素決定的; 心理的實質是社會文化通過語言符號的中介而不斷內化的結果。

  ①低級(人與動物) 向高級(僅人) 心理機能發展的標志:隨意化;概括-抽象化;整體化;個性化。

  ②教育和教學與心理發展的關系: 最近發展區(獨立水平與指導合作之間的差異) ;教學應當走在發展的前面(現有知識水平和將要達到的知識水平) ;學習和指導的最佳期限(前提和條件:成熟、一定的心理技能)。

  認知發展理論

  代表人物:皮亞杰

  主要觀點:1、主客體相互作用的表現: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相互轉化;主觀能動性的調節。

  2、認知發展的本質是適應理論和主動建構學說:圖式、同化、順應、平衡。

本文由四川傳媒學院教授鄭高鵬進行科學性把關

個體心理發展

圖文簡介

1、方向性、順序性(心理發展階段的劃分:從不會到會,從爬到走等).1、揭示各年齡階段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征.②教育和教學與心理發展的關系:最近發展區(獨立水平與指導合作之間的差異)。2、認知發展的本質是適應理論和主動建構學說:圖式、同化、順應、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