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疾風怒濤期(storm and stress period),也稱為“狂飆期”,是美國心理學家G.S.霍爾(G. Stanley Hall)提出,指青春期。他指出,青春期的到來,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與以前相比大不相同,而發展的趨勢是跳躍式的,即忽高忽低,是一個充滿猶豫不決和矛盾情緒的過渡階段,是風雷激蕩的人生時期。
主要特點
1)這一時期的個體,身體會快速發育并且性器官開始成熟。
2)大腦中神經元數量的不斷增長,并且聯結越來越豐富和復雜,使得青少年的思維也變得越來越復雜,自我意識發展迅速傾向于堅持自己的權利。
3)較敏感,易受情緒感染,易動感情,情緒動蕩不定,有時歡樂有時又憂郁,情緒來的快平息得也快,宛如自然現象中的疾風怒濤。12
形成原因
關于其形成原因,20世紀初期,學者們的解釋偏重生物因素,認為進入青春期,由于性器官成熟,性意識覺醒,導致身心失衡,情緒不穩,適應困難,是人類普遍現象。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心理學家則側重社會文化因素解釋,認為主要是因社會文化禁忌,使處于青春期的性需求受壓抑所致。
研究表明,青春期情緒不穩定不僅有很大個體差異,不同文化習俗之間亦不相同,可見并非人類普遍現象。
本文由四川傳媒學院教授鄭高鵬進行科學性把關
疾風怒濤期
圖文簡介
他指出,青春期的到來,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與以前相比大不相同,而發展的趨勢是跳躍式的,即忽高忽低,是一個充滿猶豫不決和矛盾情緒的過渡階段,是風雷激蕩的人生時期。3)較敏感,易受情緒感染,易動感情,情緒動蕩不定,有時歡樂有時又憂郁,情緒來的快平息得也快,宛如自然現象中的疾風怒濤。關于其形成原因, 20世紀初期,學者們的解釋偏重生物因素,認為進入青春期,由于性器官成熟,性意識覺醒,導致身心失衡,情緒不穩,適應困難,是人類普遍現象。研究表明,青春期情緒不穩定不僅有很大個體差異,不同文化習俗之間亦不相同,可見并非人類普遍現象。
- 來源: 科普中國
- 上傳時間: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