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性滿足”理論來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1當欲望能量在最初對象上遇到阻礙時,就會向其他對象轉移;如果再次遇阻,就再次轉移,直到尋找到一個替代對象以消除緊張、滿足欲望為止,這就是“替代性滿足”。本能欲望尋找替代對象的過程是一個層層轉移、不斷妥協、逐步向上(升華)的過程,因而最終的替代對象與原初對象之間就會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越小,或者說替代對象與原初對象越接近,滿足感就越高,所以人在本能上總是渴望獲得最接近原初對象的替代性滿足。

替代性滿足

圖文簡介

本能欲望尋找替代對象的過程是一個層層轉移、不斷妥協、逐步向上(升華)的過程,因而最終的替代對象與原初對象之間就會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越小,或者說替代對象與原初對象越接近,滿足感就越高,所以人在本能上總是渴望獲得最接近原初對象的替代性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