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最新一項研究發現,住在干道旁會大幅增加孕婦患子癇等嚴重妊娠并發癥的風險,而交通繁忙造成的嘈雜噪音和空氣污染均難辭其咎。

  妊娠子癇是造成孕產婦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具體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丹麥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流行病學》雜志上的這篇論文系全球首次將交通因素與子癇相關聯。他們分析近7.3萬名孕婦相關數據后發現,排除其他因素干擾后,孕期頭三個月如果在最繁忙的馬路、機場或鐵路沿線附近居住,孕婦患子癇的風險最高。

  研究人員隨后分別對噪音和污染展開獨立研究,發現馬路上噪音每增加10分貝,孕婦患子癇和高血壓風險將增加10%;每立方分米空氣中汽車排放的二氧化氮含量每增加0.01微克,同類風險將提高7%。

  主導這項研究的哥本哈根大學教授瑪麗·彼澤森說,空氣污染會引發人體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進而可能導致血管受損、免疫系統削弱或令血壓升高。噪音則會干擾睡眠、誘發壓力,后果和空氣污染類似。二者與輕度子癇和子癇前癥的關聯相當明顯。

  子癇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一種特殊臨床表現,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子癇通常發生在妊娠后半期,除高血壓外還會出現蛋白尿、浮腫、視力模糊等癥狀,嚴重者可能影響母嬰生命安全。中止妊娠是此病常用治療手段,每年因此被迫提前剖腹產的早產兒數以萬計。(王鑫方)

住馬路邊的孕婦更易患子癇等嚴重妊娠并發癥

圖文簡介

丹麥最新一項研究發現,住在干道旁會大幅增加孕婦患子癇等嚴重妊娠并發癥的風險,而交通繁忙造成的嘈雜噪音和空氣污染均難辭其咎。他們分析近7.3萬名孕婦相關數據后發現,排除其他因素干擾后,孕期頭三個月如果在最繁忙的馬路、機場或鐵路沿線附近居住,孕婦患子癇的風險最高。研究人員隨后分別對噪音和污染展開獨立研究,發現馬路上噪音每增加10分貝,孕婦患子癇和高血壓風險將增加10%。主導這項研究的哥本哈根大學教授瑪麗·彼澤森說,空氣污染會引發人體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進而可能導致血管受損、免疫系統削弱或令血壓升高。子癇通常發生在妊娠后半期,除高血壓外還會出現蛋白尿、浮腫、視力模糊等癥狀,嚴重者可能影響母嬰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