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正式拉開帷幕。對于即將走進每個人生活的機器人,科學家們是怎么看的?什么時候普通人才能廣泛享受到機器人為我們帶來的服務?以無人駕駛技術為例,何時才能普遍應用于城市交通?

  對此,思客邀請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王鄲維來談談他的看法。在采訪中,王鄲維提出,從技術層面來說,無人駕駛已相當安全,但大家對其接受程度,以及社會的交通法規、保險措施,還沒有達到成熟階段,這還需要一個過程。

  

  王鄲維:中國技術很快就能夠超過世界水平,能夠在世界應用方面領先。

  思客:在智能機器人的技術上,您認為新加坡模式有何特點?

  王鄲維:新加坡有一個特別的模式,因為新加坡政府也意識到機器人技術,在大學里面的研究,跟工業的應用,還是有相當的差距。大學有廣泛知識的存儲,工業有急需的要求,所以在新加坡政府的主導下,大學和企業聯系起來,跟政府一起合辦了一個“企業實驗室”。這個“企業實驗室”是基于工業的需求,在大學里組織一些專家,到實驗室來處理一些工業界急需解決的問題,然后將研發的技術,通過公司進行產業化,最終實現產品化。

  目前來說,“企業實驗室”已經進行了兩年,我們從無到有,進展很快。一開始確立了兩個方向,一個就是說瞄準機場自動化,機場現在很多行李運輸,從候機樓到飛機旁邊,來回都是人工搬運,我們集中力量解決自動化的問題。另外就是救災,在完全未知的環境下,我們怎么樣讓自動車、自動系統,能夠對環境進行認知,在非常不固定的場景下,能夠得到最多的信息。

  思客:能否介紹下,您的團隊在高新技術孵化方面的相關情況?

  王鄲維:現在我們達到什么樣的水平?這主要是基于我們過去20多年的研究。我們可以用多個移動機器人,對未知的環境進行探索。因為單機,這完全可以達到自主導航,對環境進行認知,然后路徑規劃、避障、上下樓梯,對一些目標的辨識,我們都完全可以做到。現在我們更進一步研發,比如說雙機,或者多機,使效率進一步提高。因為單機能做的東西,我們用多機去做,效率就會提高很多,尤其對大環境,對未知的環境、救災、安保、運輸等等。需要多機一起工作的時候,我們已經發展了很多技術,尤其對環境、建圖、探索、配合,這方面我們做了很多工作,已經有一定的積累。我們希望把這些軟件技術、機器智能應用在不同的移動機器人上。我們現在的機器人已經具有很多功能,可以把這些功能根據具體情況,實現個體化,從而應用于不同場合。

  思客:今年的大會有一場比賽是無人船比賽,去年是無人車比賽,請您從技術方面給我們講講,從去年的無人車到今年的無人船,在技術層面有怎樣的突破和創新?

  王鄲維:無人車跟無人船面對的環境不一樣,無人車通常是在路上,或者是在野外,情況稍微復雜一點。無人船在海上運動,海上運動障礙物相對少一些。兩者的運動方式是不一樣的,無人車的話,控制相對簡單,無人船的話,打橫可以漂移的,所以方向、速度的控制,跟無人車不太一樣。無人車其實也并不簡單,我說相對簡單是因為我們過去這20年當中,對無人車控制已經做了相當多的研究,有些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無人船的話還是比較初步,現在還是一個挑戰,但這是以后發展的方向。

  思客:無人駕駛技術當前已經應用于快遞業了,無人駕駛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最終會達到怎樣的效果?

  王鄲維:無人駕駛技術在快遞業的應用,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個就是室內,把寄來的郵件分派到某個郵區,這個目前國內有些公司已經實現了。這個比較容易,因為在一個控制的環境內,可以達到人工控制,起點在哪里,目的地在哪里。另外一個方向,就是現在我們說的很多電瓶車,或者自行車,把東西從倉庫一直送到顧客手里,面對的情況就比較復雜。路上的行人、汽車,交通規則之類都必須注意,這種情況比較復雜,可能需要一個過程,并不那么簡單。因為不光是技術的問題,還牽涉到很多社會、法律、保險的問題。

  思客:您覺得我國的無人駕駛技術,何時才能普遍應用于城市交通?

  王鄲維:這么說,雖然國外起步早一些,但是中國的無人駕駛技術發展的很快。中國現在很多企業都一起上,并且投入量很大,然后大學也配合。這樣的話,整體技術平臺就上的很快,應用方面很多公司也很大膽去采用新技術。我覺得,中國技術很快就能夠超過世界水平,能夠在世界應用方面領先。

  思客:現在很多人對無人駕駛技術心存疑慮,您覺得,我們無人駕駛技術的安全性到底怎樣?是否可靠?

  王鄲維:其實技術上來說,已經是相當安全了,問題就是大家對它的接受度,而且社會的交通法規、保險,還沒有達到一個成熟的階段。所以在外面應用,我個人認為還未成熟。但是基于社會的接受度和安全層面考量,移動機器人應該從一些工業,或者室內的需求出發,比如說物流、快遞,在這方面先突破,讓大家慢慢對這個技術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比較多的接觸,然后上路就比較自然了。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王鄲維:從技術上來說,無人駕駛已相當安全

圖文簡介

王鄲維:新加坡有一個特別的模式,因為新加坡政府也意識到機器人技術,在大學里面的研究,跟工業的應用,還是有相當的差距。大學有廣泛知識的存儲,工業有急需的要求,所以在新加坡政府的主導下,大學和企業聯系起來,跟政府一起合辦了一個“企業實驗室”。我們希望把這些軟件技術、機器智能應用在不同的移動機器人上。思客:無人駕駛技術當前已經應用于快遞業了,無人駕駛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但是基于社會的接受度和安全層面考量,移動機器人應該從一些工業,或者室內的需求出發,比如說物流、快遞,在這方面先突破,讓大家慢慢對這個技術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比較多的接觸,然后上路就比較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