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菇黑斑病發病癥狀:金針菇黑斑病早期發病時,菌蓋或者菌柄上出現褐色小斑點,隨著菇體生長而擴散,菌蓋上病變部位呈圓形或者半圓形,直徑3~5mm,后期成黑色,呈明顯的凹陷狀,病變部位邊緣整齊清晰。菌柄上的黑斑則呈長橢圓形,其他特征與菌蓋上的一致。在菇房濕度較大的情況下,菌蓋和菌柄病變部位表面在后期會長出稀疏的的菌絲,就是輪枝霉的菌絲體。嚴重時,病菌侵入菌肉,并可從菌蓋向下擴展到菌蓋下面的菌褶上,引起病變部位菌肉腐爛,呈黑褐色。菌柄處的病變可引起菌柄扭曲和折彎,這是判斷金針菇黑斑病的重要特征。金針菇銹斑病、金針菇褐斑病容易和金針菇黑斑病混淆,金針菇銹斑病、金針菇褐斑病病變部位不會擴散到下層菌肉,也不形成白色霉狀物,不引起菌蓋變形和扭曲。金針菇黑斑病發病條件:金針菇黑斑病發生在金針菇子實體生長時期,特別是在菌蓋開傘后發生的多一些,在10℃以上容易發生,相對濕度較高是該病的主要誘因,因此,有制冷設施的菇房很少發病。金針菇黑斑病預防措施:1、處理好菇房和廠區周邊的環境衛生。2、菇房溫度控制在10℃以下,相對濕度控制在85%以下,金針菇黑斑病發病幾率會很小。3、一旦發生金針菇黑斑病,要及時清理病變子實體,減少二次傳染,清庫后要對菇房進行徹底清理和消毒。編輯:李敏

金針菇黑斑病防治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