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31日,上海磁懸浮示范運營線建成通車。
上海磁懸浮示范運營線西起地鐵二號線龍陽路站南側,東至浦東國際機場一期航站樓東側,全長30公里,軌道懸空距離地面可達到12~13米。在運營線上試運行的列車單程行駛大約需要8分鐘,其中有80%的路段速度可以超過100km/h;60%的路段速度可以超過300km/h;另外,還有10km的超高速路段,時速可以超過400km/h。
從2000年6月開始,科研人員開始進行運營線建設的可行性研究,2001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在建設過程中,由于上海地處沿海軟土地基,之前的鋼梁方案不適合大規模采用。施工人員在原本復合軌道直線梁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本地資源成功開發了造價低于鋼梁的新型預應力復合軌道系統,同時,解決了混凝土徐變、溫差變形、跨越河道、軟土地基上的不均勻沉降等一系列技術難題,研制了復合軌道梁加工機床,掌握了高速磁浮軌道系統的設計、制造技術,并獲得了包括線路技術、專用之座在內的一整套專利技術。在經過兩年多的規劃和建設之后,終于成功實現了試運行通車,創造了高速度、高質量的建設奇跡。
此次運行的是首列三節編組的磁浮列車實現單線通車試運行。2003年,用一年時間完成了雙線系統調試,實現了雙線兩列車和三列車循環折返全自動運行,兩列車以430km/h的最高速度交會運行。截止到2004年8月31日,上海磁浮線總載客量達到了145萬人次,安全運行總里程達到102萬公里。
作為世界上第一條商業化運營磁浮師范線,上海磁浮示范運營線的建成具有很明顯的示范意義。上海磁浮示范運營線建成之后,列車運行方式和構造到底安不安全,理論上提出的磁浮列車的種種優點是否存在,如重量更輕、更加節約能源、不會脫軌、在整個速度范圍內行駛人的舒適感等,都可以從這條示范線路上得到證實;另外,它的建設還對促進我國軌道交通多樣化建設及相關工業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02年12月31日 上海磁懸浮示范運營線建成通車
圖文簡介
在運營線上試運行的列車單程行駛大約需要8分鐘,其中有80%的路段速度可以超過100km/h。同時,解決了混凝土徐變、溫差變形、跨越河道、軟土地基上的不均勻沉降等一系列技術難題,研制了復合軌道梁加工機床,掌握了高速磁浮軌道系統的設計、制造技術,并獲得了包括線路技術、專用之座在內的一整套專利技術。2003年,用一年時間完成了雙線系統調試,實現了雙線兩列車和三列車循環折返全自動運行,兩列車以430km/h的最高速度交會運行。上海磁浮示范運營線建成之后,列車運行方式和構造到底安不安全,理論上提出的磁浮列車的種種優點是否存在,如重量更輕、更加節約能源、不會脫軌、在整個速度范圍內行駛人的舒適感等,都可以從這條示范線路上得到證實。
- 來源: 科普中國
- 上傳時間:201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