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通訊》近日刊登的健康科學論文,報告了一種系統地篩選通用口服藥物的方法,該方法旨在發現有望用于治療進行性多發性硬化癥的藥物。研究人員利用這種方法,鑒定出了口服抗抑郁劑氯丙咪嗪,它可以減輕自身免疫性腦炎(多發性硬化癥小鼠模型)癥狀。

  多發性硬化癥是一種最常見的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多因子炎癥疾病,可導致髓鞘和神經元受損,并與嚴重的神經學癥狀存在關聯。該病迄今病因不明,與遺傳因素、病毒感染等有一定關系。在多發性硬化癥病人中,高達15%為進行性的,而針對進行性多發性硬化癥的治療手段卻較為有限。原因之一是該疾病屬多因素疾病,包括神經退化、淋巴細胞活動異常和氧化應激,而目前的治療方法無法同時針對這些因素。

  此次,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研究團隊篩選了1040種藥物,從中選擇了249種可以跨越血腦屏障的通用口服藥物。之后再對它們做進一步的篩選,找出在培養細胞中可以預防神經毒性、減少T淋巴細胞增殖并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藥物。最后,研究人員鑒定出了口服抗抑郁劑氯丙咪嗪,并且證明它可以減輕小鼠的自身免疫性腦炎(多發性硬化癥模型)癥狀。

  論文作者指出,現今沒有一個自身免疫性腦炎模型可以覆蓋進行性多發性硬化癥的所有方面,但是氯丙咪嗪是一種具有進一步研發前景的候選藥物。(記者張夢然)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一種抗抑郁劑或可治療多發性硬化癥

圖文簡介

英國《自然·通訊》近日刊登的健康科學論文,報告了一種系統地篩選通用口服藥物的方法,該方法旨在發現有望用于治療進行性多發性硬化癥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