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體出現不適感時,大多數人往往會擔心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會立即選擇就醫。但有些時候,盡管做了全面檢查也查不出原因,身體的不適感也沒有減輕。實際上,這種情況有可能是由于軀體形式障礙造成的,那么什么是軀體形式障礙?這種疾病是怎樣引起的?又該如何護理呢?

“軀體形式障礙”是一種以持久擔心或相信各種軀體癥狀為特征的精神障礙。患者在醫學檢查時毫無異常,常常是由于焦慮和抑郁情緒等心理問題造成身體不適,實際上并沒有生理指標的異常,但是不適的感覺確實存在。這樣,患者對身體不適的癥狀堅信不疑,故而反復就醫。

這種疾病的發病原因還不是很明確。研究表明,可能與心理社會因素及生物學因素有關。如曾經受過精神創傷,生活中缺乏人關心,或者具有敏感、過度關注軀體癥狀和自身狀況的性格特點。據浙江在線介紹,這種病癥多發于女性群體,發病年齡段多為30歲以下,病程至少持續2年以上,大多數臨床常見癥狀表現為反復出現軀體不適和疼痛,如頭痛、腹部不適、其他部位疼痛、頭暈、心悸、其他焦慮癥狀、便秘或腹瀉(腸激惹綜合征)、抑郁或焦慮等。

那么對于軀體形式障礙患者,有哪些治療方法呢?首先要注重心理治療,心理治療主要是讓病人知道這個病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避免病人對這種疾病產生誤解和恐懼并且幫助病人分析發病原因。同時,藥物治療也是有必要的。藥物治療能夠打破患者情緒和軀體癥狀之間形成的惡性循環,患者的軀體癥狀減輕了,情緒就能得到改善,形成新的良性循環,從而達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

此外,患者家屬也在治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專家表示在軀體形式障礙治療過程中,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很重要。家人一定要認識到患者不是故意裝病,要理解患者的感受和處境,接納患者的不良情緒,避免與其發生正面沖突,幫助患者減輕痛苦及心理壓力。

本文由解放軍371中心醫院心理咨詢中心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獻紅進行科學性把關。

一種查不出原因的“怪病”:軀體形式障礙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