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市場上各式各樣的裙子讓人挑花了眼,衣物面料更是種類繁多。有熟悉的純棉、真絲、人造棉等傳統(tǒng)面料,也有近些年新興起的聚酯纖維、雪紡等,這些面料究竟是什么你了解嗎?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11月29日,在安徽亳州市利辛縣安徽省蘭飛化纖織造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產(chǎn)流水線上忙碌。(劉勤利/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quán)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zhuǎn)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965或021-63519288。)

從物質(zhì)結(jié)構(gòu)角度來說,這些面料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也叫聚合物,屬于有機物,區(qū)別于普通有機物的特點就是,分子量龐大,可以達到1萬到100萬。傳統(tǒng)的純棉和真絲面料屬于天然聚合物,聚酯纖維、雪紡則屬于人工聚合物。

制作純棉面料的棉花,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種籽上覆蓋的纖維,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屬于聚合物的一種。純棉衣物在吸水性、耐熱性、耐堿性方面表現(xiàn)都較為出色,缺點是彈性差、容易褪色,經(jīng)常用于制作內(nèi)衣及兒童衣物。我們在購買時也總愛問“是不是全棉”。但是,有些衣物是不可能做成全棉的,比如襪子。襪子需要有一定彈性,就必須在棉纖維中混入適量的彈性纖維,例如萊卡(一種氨綸纖維),這樣才能保證穿著舒適,所以市面上的襪子都算是混紡材質(zhì)。

另一種傳統(tǒng)面料真絲,一般指蠶絲,也被稱為“纖維皇后”,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纖維,富含對人體有益的18種氨基酸,手感光滑柔和,質(zhì)地柔軟,穿著涼爽舒適,但在吸水性方面不如棉纖維。真絲由于產(chǎn)量小,制作工藝要求高,所以價格也最為昂貴。另外,蛋白質(zhì)在酸、堿、高溫條件下容易變性,影響衣物光澤、手感,所以真絲衣物在日常穿著、打理上要更加細心,絕對不要用肥皂等堿性洗滌劑清洗。

人造棉則介于“純天然”和“純?nèi)斯ぁ敝g,是將纖維素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經(jīng)過堿溶、磺化等工藝處理成為黏膠液,再從很細的噴嘴中噴出形成細絲,最后織成布,所以人造棉也稱為粘膠纖維。可以通過灼燒鑒別好的人造棉,灼燒過程中,棉含量越低膠質(zhì)感越強,反之越弱,灼燒后的粉末非常細軟。與純棉相比,人造棉面料光潔度、柔軟度、鮮艷度和可染性更勝一籌,吸水性與純棉接近,但是容易起皺,縮水率較純棉大。

聚酯纖維和雪紡其實是同一種物質(zhì),屬于純化纖面料,化學(xué)名稱叫做聚對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PET),也叫“滌綸”,并不算是新物質(zhì)。這種化纖布料的衣服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不容易脫色變形,能抗皺,但吸水性差,穿著起來十分飄逸,總的來說很好打理,價格也比真絲親民。其實,聚對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用途,生活中常用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也是用滌綸制作的,瓶底都印有PET字樣,你注意到了嗎?

本文由北京印刷學(xué)院化學(xué)及印刷材料系副教授齊曉堃進行科學(xué)性把關(guān)。

夏季衣物面料多種多樣 消費者該如何選擇?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