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人在離退休之后無法適應生活方式的改變,心理情緒會發生較大變化,甚至性情大變,出現心理疾病,影響身體健康。這種巨大的變化可能就是因為老人患上了離退休綜合征。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離退休綜合征到底是怎么回事?患上這種病癥的原因是什么?又該如何預防?

離退休綜合征指的是,老年人由于離退休后不能適應新的社會角色、生活環境和方式變化而出現的焦慮、抑郁、悲哀、恐懼等消極情緒,或因此產生偏離常態的行為,這是一種適應性心理障礙,這種障礙還會引發其他生理疾病。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8年4月17日,浙江省嘉善縣姚莊鎮界涇港村舉辦長者集體生日會。

(胡凌翔/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那么,離退休綜合征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廣東省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劉中霖指出,人們在退休以后,身心方面會發生較大變化。離開了工作崗位、可能減少了與社會的接觸,會產生孤獨感;規律的工作、學習、勞動變為松散的一般化的生活,比如退休后有空了,多思多慮,敏感性增加,加上年老所致的身體狀況不如從前,更容易產生疑慮、焦躁心理。

離退休綜合征可不是小問題,這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情緒會嚴重干擾和損害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影響神經、免疫、內分泌及其他各系統的功能,從而引發或加重各種心身疾病,加速衰老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因此退休老人要注意及時進行心理調節,正確面對退休這一重大生活變動。

老人該如何提前應對這種不良情緒呢?具體來說,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提前規劃,做好退休準備。在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心理分會委員王一牛看來,想要退休生活達到經濟上的富足、精神上的充實,需要一個長期的準備過程,因此,提前做好退休規劃很有必要。他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沒做規劃的退休就像急剎車,容易發生事故,而提前規劃如同安裝了智能的制動裝置和防撞系統,利于人們平穩度過退休適應期。

2.調整心態,正視落差感。如果退休前就做好準備,退休后就能盡快轉變角色,開始新的生活。反之,老年人的落差感將會影響生活,甚至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就是要正視退休前后的落差感,尤其是在職時擁有一定職權的老年人。此時應該調整心態,保持良好作息時間,每天多與家人溝通交流。子女也應該多關注老年人情緒變化,可以帶著父母出去旅游散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讓老年人感受到來自子女和家庭的關愛。

3.培養愛好,迎接新生活。經過一段時間緩沖,老年人會逐漸適應退休生活后,想辦法豐富自己的生活。很多人一輩子忙于工作,放棄了自己年輕時的夢想,退休后有了經濟條件和時間,可以實現年輕時的夢想。隨著生活質量提高,退休老人的身體素質都不錯,完全可以上老年大學重新學習、培養一項新的愛好和技能來充實生活。最好找一些同齡人結伴而行,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一些有共同愛好的新朋友,建立新的社交圈,這樣,老年人不僅能找到歸屬感還能開啟新生活,同樣可以在退休后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時光。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該專家擅長領域包括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等。

老人易有心理障礙?遠離“離退休綜合征”要做這些

圖文簡介

不少老人在離退休之后無法適應生活方式的改變,心理情緒會發生較大變化,甚至性情大變,出現心理疾病,影響身體健康。這種巨大的變化可能就是因為老人患上了離退休綜合征。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離退休綜合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