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個段子,婆婆住院,媳婦一直給婆婆吃泡面,旁邊的人看不下去了,問道:“你怎么天天給你婆婆吃泡面啊?”媳婦答:“因為我坐月子時,我婆婆每天給我吃泡面,還說泡面有營養。”“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這讓人無語的婆媳相處之道,在現實生活中從來不乏實例。婆媳如何和睦相處,婆婆的作為起著決定作用。日常生活中婆婆該如何對待兒媳婦呢?
一、要有疼兒媳婦的心
兒媳婦和兒子的是平等結合的,所以婆婆千萬不要把媳婦當做附屬品,覺得兒媳婦在家該做所有的事,而兒子做一點就開始心疼。作為婆婆,要為小兩口的幸福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要懂得換位思考,在心疼兒子的同時,知道兒媳在娘家也是被父母疼的小公主,要理解并體諒兒媳婦的不容易,真正把兒媳婦當成親人,以心換心,兒媳婦也會把你當成親人。
二、不摻和小兩口瑣事
婆媳之間的生活方式、看事情的態度都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婆婆習慣早起,而媳婦愛睡懶覺;婆婆比較節省,而媳婦花錢大手大腳;婆婆覺得良家婦女就不能化妝,而媳婦覺得不化妝沒法見人……其實這都是一些小事情,無傷大雅,不計較便不產會有矛盾。分開住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法。分開住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給小夫妻生活空間。俗話說“床頭吵架床尾和”,婆婆不在時,夫妻間有矛盾更方便交流、溝通。而婆婆在場時,有意無意會偏向兒子,導致兒媳婦不滿。當然,分開住不是不來往,而是保持一定的距離,給予對方足夠的私人空間。
三、不與媳婦搶育兒戲
隔輩親,分外親。有些婆婆看到媳婦罵孩子,那比罵自己都難受,心中又氣又心疼,會忍不住說兒媳婦幾句。而這時兒媳婦本來就在氣頭上,又被婆婆說,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最后造成婆媳大戰。“玉不琢,不成器”,兒媳教子是促進孩子成長。如果這時婆婆在旁邊,最好不要說話,把教育的權利留給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