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肺疫也稱牛傳染性胸膜肺炎,俗稱爛肺疫。是對牛危害嚴重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

一、臨床癥狀

潛伏期2~4周,短者7天,長者可達兩個月之久。

急性型:病初體溫升高至40~42℃,鼻孔擴張,鼻翼扇動,有漿液或膿性鼻液流出。呼吸高度困難,呈腹式呼吸,有吭聲或痛性短咳。前肢張開,喜站。反芻遲緩或消失,可視粘膜發紺,臀部或肩胛部肌肉震顫。脈細而快,每分鐘80~120次。前胸下部及頸垂水腫。胸部叩診有實音,痛感;聽診時肺泡音減弱;病情嚴重出現胸水時,叩診有濁音。若病情惡化,則呼吸極度團難,病牛呻吟,口流白沫,伏臥伸頸,體溫下降,最后窒息而死。病程55~8天。

亞急性型:其癥狀與急性型相似,但病程較長,癥狀不如 急性型明顯而典型。 

慢性型:病牛消瘦,常伴發癌性咳嗽,叩診胸部有實音且敏感。在老疫區多見牛使疫力下降,消化機能紊亂,食欲反復無常,有的無臨床癥狀但長期帶毒,故易與結核相混,應注意鑒別。病程2~4周,也有延續至半年以上者。

二、防治

非疫區勿從疫區引牛。老疫區宜定期用牛肺疫兔化弱毒菌苗及防注射;發現病牛應隔離、封鎖,必要時宰殺淘汰;污染的牛舍、屠宰場應用3%來蘇兒或20%石灰乳消毒。 

本病早期治療可達到臨床治愈。病牛癥狀消失,肺部病灶被結締組織包裹或鈣化,但長期帶菌,應隔離飼養以防傳染。



作者:樊立超

編輯:申紅濤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 石建國

[原創]牛肺疫的發病癥狀及防治措施

圖文簡介

牛肺疫也稱牛傳染性胸膜肺炎,俗稱爛肺疫。是對牛危害嚴重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