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為高產作物,植株高大,根系發達,吸肥能力強,需要養分多。每生產100千克玉米籽粒,須從土壤中吸收氮2~4千克,磷0.7~1.5千克、鉀1.5~4千克。玉米吸收養分的數量和比例,因品種特性、土壤條件、產量水平以及栽培方式而有不同,在確定具體施肥量時,需熟悉品種的特性。

玉米不同生育階段,吸收養分的數量和比例差異很大。苗期植株小,生長慢,吸收養分少,拔節、孕穗到抽穗、開花期,是玉米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并進的階段,生長速度快,吸收養分數量多,是施肥的關鍵時期。

春玉米和夏玉米吸肥情況不同,春玉米苗期吸氮占總吸收量的2.1%,中期(拔節至穗開花)占51.2%,后期占46.7%;而夏玉米苗期吸氮占9.7%,中期占78.4%,后期占11.9%。玉米吸磷率,各生育期比較平穩,而累計吸收量則逐步上升。春玉米吸磷量,苗期占1.1%,中期占63.9%,后期占9.5%,玉米吸鉀量均以苗期比例大,以后則逐步下降,其累積吸鉀量以拔節后期最快,到開花期已達頂峰,以后吸收養分明顯減少。

玉米的施肥要點是:

(1)春玉米。春玉米生育期長,其施肥體系應包括基肥、種肥和追肥。基肥以有機肥和化肥(1/3氮肥,全部磷鉀肥)配合施用。種肥可用磷酸二銨(10千克/畝)與種子同時施入土壤中,生長期中的追肥,應以氮肥為主,一般分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兩次追施。大喇叭口期追肥是春玉米的關鍵時期,每畝用25千克尿素,可望獲得500千克以上的產量,增產效果十分顯著。

(2)夏玉米。夏玉米生育期短,又處于高溫多雨季節,全生育期吸肥總量比春玉米少,但吸肥時間較為集中,且早于春玉米。由于麥收后要搶種玉米,往往來不及施肥,所以夏玉米的施肥體系一般由種肥和追肥組成。追肥應比春玉米早,氮肥用量也應稍多于春玉米,兩次追肥總量約為40千克尿素,正常年份高產田可望獲得500~600千克的產量。



作者:康宇

編輯:賈永霞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 石建國

[原創]玉米的需肥規律和施肥技術要點

圖文簡介

玉米為高產作物,植株高大,根系發達,吸肥能力強,需要養分多。每生產100千克玉米籽粒,須從土壤中吸收氮2~4千克,磷0.7~1.5千克、鉀1.5~4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