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內水分包括土壤水分和空氣水分。土壤水分灌溉的管理不僅影響到從土壤中吸收養分和水分,同時還影響到土壤空氣含量、根的呼吸、土壤微生物活動和溶液濃度等。水分不足時,易引起生長遲緩、植株萎蔫等現象。水分過多時又會導致根系缺氧、壞死,所以,根據不同作物的不同的生長習性應合理供應水分是取得高產的一項重要因素。

大多數作物的澆水一般遵循“一大、二小、三晚”的原則。“一大”,也就是定植時的第一水必須是大水澆透。澆透后的土壤松軟,減輕了根系生長的阻力,從而促進作物快速扎根。“二小”,是定植后的第二水,又稱緩苗水,這一水則不能大水漫灌,要澆小水。因為這個時候土壤已經有了相當濕度,并且作物根系也開始擴繁,如果澆水量過大,則可能導致根系缺氧而漚根。“三晚”,就是澆第三水的時候要和第二水的時間拉長,適當晚澆。因為澆過第二水后,作物開始迅猛生長,如果這個時候水肥充足,會導致根系上浮,沒有深根,并且容易營養生長過于旺盛,使作物徒長,所以,在此期間,適當控水蹲苗,促使根系下扎,又可減少旺長的發生。

澆水的時機般遵循“三看”原則:看天、看地、看長勢。“看天”,就是根據天氣情況決定澆水時機。溫室的澆水要在晴天進行,并且要保證澆水后至少要有2~3天的晴好天氣。尤其是在冬季低溫時期,這一點非常重要,澆水后如果遇到陰雨雪天氣,土壤一直持續低溫,會對根系造成不良影響。“看地”,就是根據土壤的干濕情況決定澆水時機。有不少菜農經常會問一個問題,多少天澆一水合適。實際上澆水是不主張按天數來決定的,因為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土壤性質以及不同的管理都會影響土壤水分散失的快慢,所以按照溫室內土壤的實際干濕程度來決定是否澆水,才是比較科學的。“看長勢”,需要澆水與否,還要取決于作物的生長情況。例如,澆過緩苗水,就要讓土壤適度干旱,進行控水蹲苗,有的在生長過程中營養生長旺盛,甚至出現徒長等生長失調的現象時要控制澆水。相反,當植株生長較弱,或在盛果期,就需要水肥充足。

另外,在冬季低溫時期澆水還要注意,盡可能澆小水,進行膜下灌溉,避免大水漫灌,且澆水次數不可過頻。總之,綜合上述因素,統籌考量,合理澆水,才能減少病害發生,達到豐產目的,最好采用滴灌或三通管道設施。



作者:王景華

編輯:李敏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員 程季珍

[原創]日光溫室水分管理至關重要

圖文簡介

溫室內水分包括土壤水分和空氣水分。合理供應水分是取得高產的一項重要因素,所以,大多數作物的澆水一般遵循“一大、二小、三晚”的原則,澆水的時機般遵循“三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