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殺菌劑分為噁霉靈、嘧霉胺、霜脲氰、二氯異氰尿酸鈉等。
(1)噁霉靈。
屬內吸殺菌劑,被植物的根吸收并在根系內移動,在植株體內代謝產生兩種糖苷,對作物有提高生理活性的效果,促進根部生長,提高幼苗抗寒力。
噁霉靈是一種優良的土壤消毒劑,對土壤中的腐霉菌、鐮刀菌有高效,土壤施藥后,藥劑與土壤中的鐵、鋁離子結合,抑制病菌孢子萌發,而對土壤中病菌以外的細菌、放線菌的影響很小,所以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態不產生影響,因而常用作種子消毒和土壤處理,與福美雙混用則效果更好。
防治西瓜枯萎病,用30%水劑600~800倍液,噴淋苗床或本田灌根。
防治黃瓜、番茄、茄子、辣椒的猝倒病、立枯病 ,在發病初期噴淋15%水劑1000倍液,每平方米噴藥液2~3千克。
防治黃瓜枯萎病,定植時每株澆灌15%水劑1250倍液200毫升。
(2)嘧霉胺。
屬苯氨基嘧啶類殺菌劑,對灰霉病有特效。還可用于防治梨、蘋果黑星病。其殺菌作用機理獨特,通過抑制病菌侵染酶的分泌從而阻止病菌侵染并殺死病菌。因而對常用的非苯氨基嘧啶類殺菌劑已產生抗性的灰霉病仍有特效。
嘧霉胺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同時具有內吸和熏蒸作用。施藥后能迅速被內吸并傳導到花、幼果等噴霧不易達到的部位,殺死已侵染的病菌,藥效快面穩定,且受氣溫影響很小,在較低溫度下施用,保護和治療作用同樣好。在推薦用藥量下使用對作物安全,在作物生長 季節的任何時期都可使用。
防治黃瓜、番茄灰霉病,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開始噴藥,一般畝用有效成分 25~37.5克,折合40%懸浮劑或可濕性粉劑63~94克,或20%懸浮劑或可濕性粉劑125~188克,或30%懸浮劑85~125克或37%懸浮劑68~100克,對水噴霧。7~10天噴1次,共噴2~3次。在通風不良的棚室中,如果用藥量過高,可能導致部分作物葉片出現褐色斑點。
(3)霜脲氰。
該藥的殺菌譜與甲霜靈相同,對霜霉菌、疫霉菌有特效,現已證實與甲霜靈、噁霉靈之間無交互抗性。在出現抗甲霜靈、噁霉靈的病區,改用霜脲氰仍有效。但使用該藥單劑的藥效不突出,持效期也短,與保護性殺菌劑混用,增效明顯。如霜脲-錳鋅混劑已廣為使用。
(4)二氯異氰尿酸鈉。
二氯異氰尿酸鈉是一種高效、廣譜、新型殺菌劑,它的消毒殺菌能力強,抑制孢子萌發,抑制菌絲生長,能用于防治多種真菌、細菌、病毒引起的病害,使用安全、簡便、用量少、藥效持續時間長。
用于防治柑橘炭疽病、黃瓜霜霉病、番茄早疫病、辣椒根腐病、茄子灰霉病、平菇木霉菌等病害。防治黃瓜霜霉病、番茄早疫病用4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性粉劑600~800倍對水噴霧。
作者:李娜
編輯:賈永霞
審核專家:山西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總站研究員 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