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和推廣有機肥料的施用

有機肥料不僅養分全,肥效持久,平衡、緩沖性強,而且富含有機質,可以改良土壤,還可以促進士壤微生物,尤其是許多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促進養分轉化,同時還可去除農田土壤環境的有害物質,減輕農田污染。增加有機肥的施用量,可以部分替代化肥的施用,減少養分淋溶對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

但在使用有機肥時,一定要進行無害化處理,使有機肥中的養分有效化,避免有基肥施用的同時給農田帶來污染。

2、控制施肥總量,實施平衡配套施肥

經過長期的實踐,目的施肥技術提出了“同步作物根系吸收與土壤供應的氮肥實時監控—磷、鉀肥恒量監控—微量元素因缺補施”的技術體系,通過實時監控氮的含量,確保氮肥的用量。對于土壤養分含量過高的田塊,實行減量施肥技術,少施或不施,對于砂性較強的耕地,禁上或減少硝態氮肥的施用,肥料施用以磷鉀肥為主,嚴格控制用量,保證肥料不會施入土壤后轉化成硝態氨隨水流失,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微肥要根據具體田塊情況施用。

3、提高化肥科技含量,改進施肥方法

根據作物需求的特點,把速效肥變成緩效或控釋肥料,使有效養分慢慢釋放出來,使其與作物需求規律一致;另外,施肥時應采取化肥深施,將化肥定量施入地表以下作物根系密集部位,使養分能被作物充分吸收,減少養分淋失、反硝化等,從而減少施肥對環境的污染。

4、推廣使用微生物肥料

充分發揮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在改土培肥、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推廣使用微生物肥料,是一項提高作物產量,改良土壤,防止土壤污染的重要措施。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肥力,如各種自生、聯合或共生的固氨微生物肥料可增加氮源;芽孢桿菌和假單胞菌可使土壤的中難溶磷、鉀溶解出來;微生物還可生成多糖物質,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協助農作物吸收營養,如生物固氮作用。此外,還有不少微生物具有很好的改良土壤,修復和防止土壤污染的作用。  

5、改土培肥與施肥綜合治理技術

要重視培養和提高土壤肥力,需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如科學的水早輪作,菜糧、瓜菜、棉菜輪作,蔬菜與玉米高粱輪作;菜田種綠肥,擴大豆類作物的種植,增施有機肥;建立標準化農田,加強農田的水利建設,降低地下水位,酸化嚴重地塊增施石灰,重鹽地塊排水洗鹽等。

6、養殖水生植物凈化水體

利用農田的灌溉蓄水設施及河流湖泊的出口處,適當種植水生植物,如香蒲、水浮蓮、水葫蘆等,治理水體的富營養化。同時收獲的水生植物可以用作肥科、飼料以及編織等。



作者:吉彥杰

編輯:石慧芳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員 凌亮

[原創]化肥污染的綜合防治技術

圖文簡介

化肥是重要的農田物資,若不合理使用,必然對對水、空氣、土壤及人畜造成污染,對此本文提出防治化肥污染的幾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