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茸是一種中溫偏高型腐生菌,其菌蓋呈半球形至扁圓形,直徑5~11厘米;菌肉肥厚、鮮嫩;菌柄圓柱狀,基部稍膨大,柄長一般4~14厘米,直徑2~3厘米。生產中以稻草、麥草及牛糞等作為主要碳、氨來源,適當添加輔料以調整其碳氮比,以便菌絲能易于分解和吸收利用。

1、基料配方配方一:麥草3500千克,牛糞2000千克,豆餅150千克(或棉籽餅260千克),過磷酸鈣90千克,石膏粉60千克,碳酸鈣50千克,石灰粉50千克,尿素20千克,硫酸銨20千克(或折合尿素10千克),三維精素(拌料型)10袋。

配方二:稻草4500千克,雞糞1500千克,過磷酸鈣110千克,尿素50千克,棉籽餅80千克,石灰粉80千克,石膏粉80千克,碳酸鈣100千克,三維精素(拌料型)10袋。

2、基料發酵

原料預濕:麥草類可浸泡于2%石灰水中24小時;或者鋪一層草料澆一次石灰水,重復進行,直到將草料濕透。

預堆處理:預堆的目的是使草料充分吸水并進一步軟化,自身體積進一步縮小。方法是將預濕的草料建成寬、高各1.5米左右的料堆,并維持3天時間,使其達到最大持水量并初步產熱。

前發酵:按一層草、一層糞碼堆,使之成為寬、高各1.5米的長條形料堆,分別于5天、4天、3天后進行3次翻堆,三翻2天后,噴入三維精素,即可進棚,進入二次發酵程序。

后發酵:將上述基料移入菇棚后,往棚內通入100℃蒸汽,使棚溫迅速升高達60℃時,維持6小時即可;保溫階段可維持5天左右,使棚溫保持在50℃~52℃;此后即通過白天覆蓋草苦遮陰、晚間揭草苫降溫的方式,迫使料溫快速降至30℃以下,然后即可進行播種。


作者:康宇

編輯:石慧芳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員 凌亮

[原創]麥草、稻草栽培姬松茸技術

圖文簡介

姬松茸是一種中溫偏高型腐生菌,菌肉肥厚、鮮嫩生產中以稻草、麥草及牛糞等作為主要碳、氨來源,適當添加輔料以調整其碳氮比,以便菌絲能易于分解和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