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時揭膜技術
改變揭膜時間是防治農膜污染的一個有效途徑。揭膜是指在塑料地膜發揮其保墑增溫作用后,從農田表面除去的農田作業。揭膜一般在作物收獲后進行,新的揭膜技術是將揭膜的時間改在收獲前,并針對不同作物篩選出不同的最佳揭膜期。它的好處是不僅能以提高塑料農膜的回收率、減少殘留農膜對農田上壤的污染,而且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對塑料地膜栽培的花生以封行期為最佳揭膜期,也可在連續5天日均溫度在25℃時揭膜;對塑料地膜栽培的棉花,選擇在現蕾期揭膜或6月底7月初揭膜。確定最佳揭膜期后,具體的最佳揭膜時間最好選定在在雨后初睛。因為這時土壤較為濕潤,兩邊壓在土里的塑料薄膜只要用力一拉即可拉出,可提高農膜的回收率。
2、生產使用耐老化易回收農膜
提高農膜的強度、老化性能和使用壽命,可以減少農膜使用后的破損,一可方便回收,二可多次使用,不僅可以有效防治農膜污染,而且有利于節約資源和能源。
要制得高質量的耐老化、易回收農膜,首先要從原料樹脂的選擇著手。通常耐老化易回收衣膜用聚乙制造,3種聚乙烯共混物制得的農膜力學性能高,耐老化性能也不錯。
其次,還需在基礎樹脂中加入適光的光穩定劑,以防止農膜的光氧化。再次,要進行耐老化性能的測試,常見有人工氙燈老化箱試驗、人工曝曬架曝曬試驗和農田曝曬試驗3種方法,農田曝曬最能直接反應農膜的實際老化性能。
最后,在多次使用農膜時要注意:①操作時輕拿輕放,防止破損;②揭膜時最好在傍晚或雨后天睛進行;③播種前要清理好畦面和其他殘枝落葉,以防刺破農膜;④每次覆蓋農膜前要認真檢查,發現破損要及時修補。
3、嚴格執行現行塑料地膜標準
在我國,塑料地膜生產廠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使產品好銷,迎合農民低成本的要求,目前大量生產的所謂微薄薄膜、超薄薄膜的強度低,不利于回收,易造成環境污染。但如果像國外一樣采用厚度較大的強力農膜栽培農作物,將增加50%的成本,農民難以承受,不利于農膜的推廣應用。中國塑料加工協會于1993年制定了強制性的有關農膜的標準—農用聚乙烯吹塑地面覆蓋薄膜的國家標準,保證農膜的厚度,標準厚度為0.008毫米,保證一定的強度,便于農民收獲后揭膜,提高農膜的回收率。
4、農膜的回收與再利用技術
塑料農膜回收的主要處理方法有:①回收再生;②降解塑料農膜;③焚燒;④堆肥化處理;?⑤填埋法。
農膜回收后再生的方法主要有:①熔融再生法。是將廢舊農粒料可用來制造化膜重新加熱塑化后加以利用的方法。聚乙烯再生粒料可用來制造化肥袋和垃圾袋、生產聚乙烯垃圾箱、農用水管及桶、盆等成型塑料用品。②熱裂解法。是將經挑選過的廢舊農膜采取熱裂解途徑,制取燃料油及燃料氣的方法。常使用的方法包括熔融槽法、螺桿式熱分解法、流化床反應器法和催化裂解法。③能量回收法。是指有效利用廢舊農膜在焚燒爐內燃燒時產生的熱量,來達到能量回收目的的方法。用熱交換器將熱能轉成溫水或通過鍋爐轉化成蒸汽發電和供熱來加以利用。
作者:吉彥杰
編輯:石慧芳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員 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