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布于冀、魯、豫、陜、皖、湘、鄂、蘇、浙、贛等省,危害泡桐。

◆危害狀:被害泡桐的枝、葉、干、花和根部均表現出畸形,隱芽大量萌發,側枝叢生,纖細,呈掃帚狀;葉小,黃化,有時皺縮;幼苗病后矮化;花瓣變葉狀,花柄或柱頭生出小枝,花萼變薄,花托多裂,花蕾變形。病苗第二年發芽早,頂梢多枯死,根系叢生狀,嚴重時當年枯死。該病發生在側枝上對樹木的生長影響較小,如果發生在主干,會大大影響樹木的生長。

防治方法:1.四環素(25萬單位)4片研成粉狀,放入lmL鹽酸和10mL水中溶解,而后加入90mL水,用獸用注射器對當年生苗木進行注干處理,藥物注入苗木的基部髓心,0.5~1m高苗木的注藥量為10~20mL,1.5~2m高的苗木注藥量為20~30mL。2.對1~8年生的泡桐樹,用根部施藥法,即扒開與樹枝對應的樹根,選2~3cm粗的根剪斷,插入藥瓶內,然后用樹葉蓋好瓶口,封土,經1~2天即可。每株用四環素藥液100~200mL。3.將石硫合劑殘渣埋在根部土中,并用0.3°石硫合劑噴灑病株。



編輯:禹燕

審核專家:山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教授級高工 苗振旺

[原創]泡桐叢枝病

圖文簡介

主要分布于冀、魯、豫、陜、皖、湘、鄂、蘇、浙、贛等省,危害泡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