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善蔬菜發育的生態系統

1.1  輪作

   種植不同科別的蔬菜品種,可以起到減輕病蟲害的作用,并且會優質增產。

1.2  清潔菜園

   消除病原體殘留物,將殘枝病果等實物深埋到遠離菜園的地區,還要將易感染的殘根消除干凈。

1.3  深耕

   減少病菌的出現,第一要做到破壞其生長環境,與此同時可用自然條件進行輔助,例如低溫和紫外線等消滅病菌;第二要做到在夏季換茬期間,進行深耕后灌滿清水,蓋膜封棚以后對蔬菜進行高溫消毒,以此起到消滅細菌的作用。

1.4  換土

   設施栽培的資金投入較大且比較固定,通常采取種植較少的蔬菜品種以追求高效益,避免土壤污染的情況發生。

2  提高蔬菜抗病能力

   ①要采用新型的無滴棚膜,定期用棉布進行擦拭,以此保持良好的透光度,增強棚內的溫度和降低相對濕度的作用。②不用明水澆灌土地,最好使用膜下暗灌和膜下軟管滴灌的技術手段,這樣可以使水分在膜下循環利用,能夠保持長久的濕度,與此同時能夠起到降低相對濕度,增強溫度,阻擋病蟲害侵入根底的作用。③大棚放風時應結合棚脊和中腰兩種防風形式,棚前要搭建防水渠,將水引入一處流出,以此達到減少水分蒸發的目的。④使用秸稈生物反應技術,以此增強土壤的溫度和二氧化碳的濃度,進而達到加快農作物生長的目的。

3  控制病蟲的侵害

3.1  選用抗病品種

   在播種前可以把蔬菜種子放置在陽光下曬2~3 d,可以殺滅種子上的病蟲細菌。瓜果茄類種子可以放置在50 ℃的溫水中浸泡10~15 min;豆類可以放置在10%濃度的鹽水中浸泡10 min,緊接著用清水沖洗豆類種子,這樣可以有效防治菌核病和線蟲病的出現。

3.2  棚室的密封性及溫度

   在通風口處設立紗網,以此阻擋害蟲飛入大棚。在夏季休憩期,可以在晴天進行5~7 d封棚、烤棚,進行高溫消毒,達到消除病蟲害的目的。

3.3  進行蔬菜嫁接技術

   現階段,我們從國外引進的先進技術和砧木品種,經過持續的吸收創新,已經形成了健全的嫁接栽培技術。

3.4  誘殺害蟲并利用其天敵

   在黃板上涂油可以誘殺蚜蟲和白粉虱等具有趨黃性的害蟲;用黑光燈可以殺滅具有趨光性的病蟲。在茄子周圍放置濕薯片可有效誘殺具有趨濕性的瓢蟲;還有一種辦法就是用害蟲的天敵來消滅害蟲,比如說赤眼蜂可以防治菜青蟲、青蛙可以防治蛾類害蟲、七星瓢蟲可以防治螨類害蟲等。

3.5  噴施營養液和保護劑

   噴施營養液能夠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噴施保護劑可以在葉面上生成一層高分子毒脂膜,以此起到阻擋病蟲侵害葉面的作用。

4  科學合理地運用生物和化學農藥

4.1  使用農藥的技術要領

   最好選擇生物農藥,對化學農藥要謹慎使用,而針對高毒高殘留的農藥要絕對禁用;必須按照農業部的規定使用農藥檢定登記在冊的農藥產品,絕對不可以選擇沒有生產許可證的農藥產品;對蔬菜進行噴施農藥以后,要度過安全間隔期、進行檢查后才可以上市。

4.2  按病蟲害種類對癥下藥

   現階段出現最多的就是真菌性病害,大概能占到80%左右。害蟲分為3類,即昆蟲類、螨蟲類和軟體動物類;藥劑又分為3類,即殺螨劑、殺蟲劑和殺菌劑。

4.3  使用生物和微生物農藥

   生物農藥的種類繁多,其中包括有益微生物增產菌、青蟲苗、農抗120等等。

4.4  有針對性選用化學農藥

   化學農藥的品種眾多,必須要采用高效低毒且不會有殘留物的品種。

5  結束語

   要想做到無公害蔬菜的全線生產,就要熟練運用針對病蟲害實施的便捷有效、經濟安全的綜合性防治措施,創造利于生產但不利于病蟲害生長的條件,以此起到生產無公害蔬菜的作用。

編輯人周宏燕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種子總站研究員 李竹梅

[原創]無公害蔬菜的病蟲害防治措施

圖文簡介

發展無公害蔬菜的第一步,就是要確立綠色蔬菜生產技術制度,其中防治病蟲害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本文將種植理論和生產實踐相結合,以此探討防治病蟲害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