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理與方法
現實生活中,大棚的保溫效果較差,熱量散失速度快,為了使溫度升高,沼氣的燃燒時間要在晚上溫度低于10 ℃,白天氣溫低于23 ℃時進行。但是如果要考慮CO2這個因素的話,選擇的時間最好是在光合反應旺盛但CO2的濃度最為缺乏的10—14點之間,若再考慮到將CO2累計到一定數量還需要時間,此時燃燒時間可以提前1~2 h。
本試驗采用密閉房間和大棚試驗方法,將沼氣燈設置在大棚和密閉房間內,通過控制沼氣燈的數量來改變大棚和密閉房間內的溫度和濕度。
2 試驗設計
本試驗采用密閉房間和大棚法,在密閉體積50 m3的房間中央設置5盞沼氣燈。沼氣燈距離地面2 m。房間內等距離標記5個測試點,測定沼氣燈點燃前房間內溫度和濕度,重復測定2次。然后分別測定點燃1盞、2盞、3盞、4盞、5盞的沼氣燈時,2 h內的密閉房間內溫度和濕度變化狀況。每5 min測定一次。整個試驗重復3次。
2.1 試驗設施
密閉房間體積為54 m3(長6 m,寬3 m,高3 m),塑料大棚長度50 m、跨度6 m、脊高2.6 m,ZD1600-450-A型沼氣燈。工具主要選用溫度計(通用型)和濕度計(通用型),試驗用沼氣來自生態示范園內正常產氣1年的戶用型沼氣池。
3 結果與分析
3.1 沼氣燈數對密閉房間內溫度和濕度的影響
本試驗對點燃沼氣燈的密閉房間進行溫度和濕度的測定,結果見表1。
如表1所示,在一個54 m3的密閉空間內,1~5盞沼氣燈1 h內可增加室溫0.63~0.76 ℃。增加濕度0.3%~1%。
3.2 沼氣燈對番茄大棚內溫度的影響
與對照相比較,點燈2 h后棚內平均溫度比對照棚升高了1.1 ℃,且溫度提升緩慢。在前25 min內點燈棚與對照棚溫度相同,說明沼氣燈燃燒釋放得熱量,需要至少25 min時間。到65 min時溫度上升了0.6 ℃,這時空棚的溫度也上升了0.6 ℃,其原因是測定時間為早上8~10點,隨著日照時間的推移,外界溫度也不斷增加使得棚內溫度也增加。點燈棚在85 min后升溫較快,到2 h末上升了1.1 ℃。溫度是作物光合生產力的一個主要的環境因素,在適當的范圍內提高溫度有利于作物的生長。
3.3 沼氣燈對番茄大棚內濕度的影響
在點燈2 h內,番茄棚內濕度增加2%。在前30 min內點燈棚與對照棚濕度相同,說明沼氣燈釋放的水汽至少需要30 min的時間,才能提高棚內的濕度。到55 min時對照棚與點燈棚濕度相同。這是由于棚內土壤水分蒸發和番茄作物光合作用也導致棚內濕度增加。番茄作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水汽,遠大于沼氣燈氣肥對大棚濕度的影響。試驗可以看出沼氣燈氣肥對大棚內濕度的影響有限。
4 總結
試驗中的沼氣燈氣肥屬于氣肥中的燃燒施肥法,由于氣體燃料沼氣成分的不穩定性,以及燃燒的同時生成的光、熱、水氣等因素也影響肥效的高低,因此沼氣燈產生的光熱在施肥過程中起到多大的作用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試驗。
編輯:季鑫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種子總站研究員 李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