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米種子的發芽以及苗期生長過程
根據玉米種子的生長周期和生長形態將其生長階段可以大體分為四個部分,首先是玉米種子進行吸水膨脹階段,在這個過程中玉米種子所表現出來的是所有的細胞的體積會變大,而其細胞壁的外部會有軟化趨勢,同時種子所表現出來的狀態是飽滿的;其次是種子進入萌發的過程,該階段中的玉米種子中的細胞器和細胞生物大分子恢復自我修復功能,種胚細胞也恢復生長狀態,同時種子出現萌動現象,具體表現為種胚細胞其體積逐漸的變大,當其擴大到一定的程度后胚根尖端部位會突破細胞壁的束縛向外生長。第三階段就是玉米種子開始發芽階段了,在這個過程中種胚細胞開始出現飛速發育狀態,細胞開始分裂和分化,在種皮外的胚根和胚芽發育成熟;最后則是玉米種子的苗期階段,這個階段指的是玉米種子的發芽階段已經完成,胚芽開始露出地面,種子的子葉迅速發展,并能夠進行光合作用。
2 對玉米種子發芽和苗期生長的營養因素
2.1 溫度和光照
在玉米種子的生長過程當中溫度是影響其生長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玉米種子在環境溫度溫和的條件下比較適宜其生長。一般情況下在10℃時玉米種子便能夠發芽,其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條件為25℃~35℃,在這個溫度范圍內的發芽率比較高同時發芽的速度也比較快,但是在溫度超過40℃后,玉米幼芽將不會再生長。對于苗期生長的玉米來說最佳的生長溫度為28℃~38℃,進入苗期之后適宜溫度會下降為20℃~24℃,如果溫度過高幼苗中的細胞會遭到破壞,甚至是失活,對于玉米的生長發育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在我國大部分的玉米種植集中在北方地區,其耕種時間一般在清明節過后,這個時候的土壤溫度并不穩定,無法為玉米的生長提供穩定的溫度環境,平均溫度較玉米生長的最佳溫度來說相對較低,所以在種植之后適當的采取保溫措施可以提高玉米的發芽率以及成活率。玉米的發芽過程需要為幼苗提供能量來突破種皮,如果溫度過低,會導致幼苗的新陳代謝減緩,體內的營養物質無法合成以及轉化,導致不能為其生長提供足夠的能量,生長發育變得緩慢,由于沒有及時得到足夠的能量支持幼苗和正常的植株相比較其比較瘦小、果實也不飽滿。到了成苗期之后對于寒冷具有一定的抗性,因此其對于溫度的要求略微降低,溫度比較低的情況下對于以后的產量問題造成的影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出現長時間的低溫情況還是會出現幼苗凍傷的情況,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
2.2 水分和濕度
在不同的生長發育周期,玉米種子對于水分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發芽期間僅需要保證幼苗所需要的水分,但是在進入苗期之后應該嚴格按照其耗水量進行把控為其生長提供水量的多少。在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可以保證玉米的生長活力,在一些干旱地區,由于降水將的不足應該及時的進行灌溉,保證玉米生長的水量需求,但是也要控制避免水量過多,因為這樣會造成玉米根系中的一部分營養物質會被水分帶走,其次是玉米的根部長期浸泡于水中會造成根部腐爛。
2.3 土壤與養分
在土壤中含量比較多的是鈣、鎂、氮等營養元素,可以為玉米的生長提供基本的需求,按照種植類型土壤的分類只要為粘土、沙土和壤土。像粘土的透氣性比較好,在玉米種子的生長時提供足夠的氧氣,避免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引發幼苗中毒,一般鹽堿地不適合玉米的生長,含鹽量過高會影響玉米種子的生長,因此在進行土壤的選擇時要格外注意,進行種植時可以進行合理的施肥調節土壤環境。
3 總結
玉米種子的生長和溫度、水分、養分等的聯系非常的密切,因此在進行玉米種植時要因地制宜,考慮到各方面的影響因素,進行科學的管理才能保證玉米的正常發育,提高玉米產量。
編輯:季鑫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種子總站研究員 姚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