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苗
繁殖方法主要有種子、分株、壓條、扦插、枝接和芽接等。其中分株法繁殖成活率最高,但不易取材,使用較少;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種子繁殖苗木4~5a開始結果;扦插繁殖用2a生枝條扦插成活率最高,一般3~4a開始結果。移植要選在落葉后或萌芽前進行,苗木需要留宿土。
2、建園
榅桲對環境適應性強,在平地、山地或丘陵等地區均可種植,對土質要求不高,沙土、壤土和黏土都行,在含沙粒豐富的肥沃壤土上栽培最適宜;耐堿性,pH值5.5~6.5最適宜。榅桲根的水平和垂直延伸性較強,在土層比較貧瘠的地區建議先進行壕溝改土或大穴定植,以保證果品品質和產量。
3、土肥水管理
慍悖根系一年有兩次生長高峰期、分別是在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因此在春季耕作時和早秋采摘果實后至上凍前施肥基,正好迎合根系生長高峰,促發新根生長。圈肥采用環狀溝施法或放射狀溝施法,一般是在距離樹干20~30厘米處,繞樹干挖一環狀溝或向四面挖4~5個50厘米長的溝,施肥后覆土,次年改在未施部位施入。澆水采用條田漫灌,分別在果樹萌芽期、開花期、春梢生長期、果實膨大期、果實著色期及封凍前澆水4~6次。
4、整形修剪
慍悖有兩種樹型,分別為小喬木和灌木。小喬木類型的,采用主干雙層形,樹高4米,留兩層主枝,層間距離1~1.2米,第一層3個主枝,每枝留1~2個側枝;第二層2個主枝,每枝留2~3個側枝,主枝間隔交叉排列。灌木類型的,采用自然圓頭形,可以根據其自然生長狀態和形態進行修剪整形。果樹落葉后至萌發前為冬剪,果樹萌發后至落葉前為夏剪。冬剪主要采用短截、回縮等技術,使內膛和下部枝更新復壯,輪換交替結果,保持樹型整體結構;夏剪主要采用摘心、扭梢、拉枝等技術,作為輔助修剪,促進花芽分化。
5、有害生物防治
圓蚧是榅桲的主要蟲害,其口刺吸在樹體的芽、葉片、果實、枝干表面,使芽體脫落、葉片畸形、果實斑點、枝條枯竭甚至整株死亡,嚴重影響果品質量和產量。在果樹休眠期,用工具刮除樹干上的老皮,然后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200倍液洗衣粉;生長期可以噴300倍液洗衣粉,20%菊殺乳油2000倍液。此外,冬季將嚴重受害枝梢及時剪除。
編輯:柳曉林
審核專家:山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教授級高工 苗振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