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為溫帶常綠喬木,適應性較強,耐低溫,在9℃~35℃的氣候條件下均可生長。對土壤要求較低,在輕鹽堿性土壤,酸性土壤和中性土壤中能正常生長;耐干旱瘠薄,種子萌發能力強,耐強光照射,耐高溫。側柏是我國北方地區優良的植樹造林樹種,無論是荒山造林還是城市綠化都是必不可少的樹種。
(一)種子收集
選指20a生以上、生長狀態良好的側柏母樹作為種源。每年9月下旬至10上旬種子成熟時,挑選個頭碩大,無病蟲害感染的球果進行采集,采集之后在陽光下暴曬,直至球果種磷裂開,在自然條件下風干貯藏。每公斤種子約為4500粒。貯藏時選擇通風干燥、低溫陰涼的倉庫,溫度控制在0℃~5℃,以便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較高的發芽率。2~3a內種子的發芽率通常在80%以上,3年之后隨著看時間的延長,發芽率會逐漸降低。此外,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對種子進行檢查,防止種子生蟲或者潮濕發霉。
(二)育苗
1、種子處理
播種前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以便種子快速整齊發芽。催芽主要選擇溫水侵泡方式,即在25℃溫水中浸泡10~15小時,去除上浮于水面的干癟種子,將沉于水底的飽滿種子取出放在編織袋內,置于背風向陽處。每隔24小時用溫水沖刷1次,7~9天后約有60%以上的種子裂嘴,即可播種。
2、播種
側柏播種時間在4月上旬,播種區域選擇交通便捷,靠近造林地、背風向陽,地勢平坦、灌溉方便、土層厚度不少于50厘米、肥力較好的微酸至微堿性的土壤作為圃地。播種前第一步是灌溉,水一定要澆透;第二步是待地表水全部滲入土層之后進行深耕,將整個種植區域的土層翻起,深耕深度30厘米;第三步是細耕,用耙子將深耕的土塊耙碎整平,地表土壤要保持濕潤和疏松;第四步是播種。可采用床播和壟播兩種方式,播種量每畝用種子30~40千克。
床播需要提前做好育苗床。床長10米、寬1~2米,南北走向,東西方向作為水道,播種時順床面條播即可,播幅不小于10厘米,播后覆蓋約3厘米厚的土層。壟播。壟底寬約75厘米,壟面寬約30厘米,壟高15厘米,壟距75厘米。大寧縣氣候屬于暖溫帶亞干旱氣候區。可先播種再做成壟,即將育苗地整平之后。挖開寬10厘米左右、深3厘米左右的溝,將種子撒播到溝里,用鋤頭在播種溝的兩旁取土覆蓋到上面,一般約5天左右即可出苗。
(三)田間管護
側柏出苗之后,需要定期進行管理,措施包括澆水、除草、松土、施肥和病蟲害防治,以保證幼苗健康成長。
1、幼苗管理
側柏出苗開始之后,每隔2天噴水1次保持土壤濕潤,不宜大規模澆水,以側面噴灌為主。防止土壤板結。幼苗全都出土之后,定期進行澆水、除草和松土。5~6月,每周除草1次,每半月澆水1次,每月松土1次:在7~10月,每半月除草1次,每月澆水1次、松土1次:澆水時間要控制好。盡量選擇在陰天或者晴天早晨或下午16:00點以后。幼苗在快速生長時期,還要定期施肥,大寧縣側柏幼苗生長初期有兩個生長高峰,分別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上旬,這兩個時間段需要追加肥料以保證生長需要。肥料以有機肥料為主,適當施用化學肥料,如尿素、磷酸二氫鉀、碳酸銨等。10月下旬入冬之前,要澆1次封凍水,保證幼苗安全越冬。
2、病蟲害防治
側柏屬于抗病能力較強的樹種,大寧縣側柏常見病害有側柏葉凋病和枯葉病等。側柏葉凋病嚴重時會造成大片樹葉枯黃調落,遠遠望去似火燒狀。枯葉病會導致樹冠凋枯,病葉大量脫落、枝條枯死,在主干或枝于上萌發出一叢叢的小枝葉,當地人稱之為“樹胡子”。防治方法:增施肥料,提高植株抵抗力,促進健康生長。5~8月份每月噴灑1次1:1:100波爾多液預防,發病后可用40%百菌清500倍液噴灑病株進行治療。
側柏在大寧縣常見的蟲害有側柏毛蟲、側柏大蚜和雙條杉天牛等。毛蟲實際為側柏毒蛾的幼蟲,是大寧縣側柏林最常見的主要食葉害蟲,發生期1年2代,嚴重時會導致幼樹枯死。側柏大蚜和雙條杉天牛等害蟲出現頻率略低,平均3年發生1次,如不及時處理,會嚴重影響苗木正常生長。防治方法:小范圍發病時要及時剪除發病枝條、并集中焚毀。大范圍發生蟲害時,則需要噴灑藥物進行處理。側柏毛蟲發生早期,噴灑25%滅幼脲3號1:1500倍液防治。側柏大蚜發生期,噴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防治;雙條杉天牛發生期,噴灑25%殺蟲脒水劑的100倍液防治。在每年入冬之后,去除側柏病株上的蟲囊,以降低第二年的蟲害影響。
(四)移植造林
1、起苗
側柏正確的起苗方式是保證其移栽成活率的關健。起苗半月之前要追施1次尿素等化學肥料,起苗前一天進行灌溉,起苗時選擇高度在100厘米以上的幼苗,連根帶土一起挖出,要保持根系的完整。幼苗挖出后用塑料袋對根部進行包裹,保證幼苗在栽植之前有足夠的水分。運輸過程中,要用蓬布覆蓋幼苗,防止幼苗大量失水。
2、栽植
為了保證幼苗成活率,栽植之前用ABT生根粉溶液對幼苗根部進行浸泡處理,時間為5分鐘。浸泡ABT生根粉溶液之后的植株與沒有經過浸泡的植株相比,栽植后的成活率可提高15%左右。栽植時提前挖好坑洞,深度要比幼苗根部長10厘米左右,幼苗放入后根系盡量展開,然后覆土壓實,以土放于下邊,干土封住表層。一是可以減少苗木體內現有水分的流失,二是可以減少葉片蒸騰作用。栽植時間春夏秋三季都可,成活率主要取決于土壤水分,土壤水分越高成活率越高。根據大寧縣側柏移植經驗,7~8月為雨季,移植成活本率要高于其他時間。
3、造林
側柏大面積造林之前。首先要對造林地進行清理,清除掉表土層的灌木、雜草、石礫等雜物,通過清理可以增加陽光的透光度,有利于幼苗禮根生長。
大寧縣南北兩側為中低山,中間略微平坦,整個縣域既有荒山丘陵,也有平原平川,在荒山丘陵地區側柏造林行距一般控制在2米×3米,平坦區域造林行距可適當縮小。側柏造林宜采取混交方式,側柏+油松行間混交、側柏+元寶槭帶狀混交、側柏+紫穗槐株間混交等。混交林有利于側柏生長,在相同條件下,側柏+油松行間混交與側柏純林相比較,3年后油松與側柏混交林中隨機選擇100株側柏進行測量,平均高度約為3.4米,平均胸徑4.2厘米;而側柏純林平均高度僅為3.1米,平均胸徑3.9厘米。
編輯:柳曉林
審核專家:山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教授級高工 苗振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