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翹為落葉灌木。春季開花較早,花香淡雅,滿枝金黃,是早春優良的觀花灌木。連翹株高2.50~3.50米,枝干叢生,小枝黃色,拱形下垂,中空。葉對生,呈卵形或卵狀橢圓形,緣具齒。花冠黃色,1~3朵生于葉腋。果實卵球形、長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先端喙狀漸尖,表面疏生皮;果梗長約1.0厘米左右。山西晉中地區花期3月下旬,果期8月。果實可以入藥。常見生長于山坡、山谷及山溝的疏林中。

連翹耐蔭、耐寒,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干旱瘠薄,怕洪澇;對土壤要求較低,在中性、微酸或堿性土壤條件下均可以正常生長;根系發達,側根粗而長,須根眾多、廣泛散布于主根四周,使得植株有較強的吸收和固土能力;耐寒力極強,部分抗寒品種-50℃低溫下仍能生存;萌發力強,極短時間就可擴大分布面,是連翹在北方地區大范圍種植的主要原因。

1、育苗

連翹育苗最好選擇土層疏松肥沃、排水條件良好的沙質土壤通透性能良好,(有利于幼苗發根),面且要靠近水源、方便及時灌溉。連翹可用種子、扦插等多種方法進行繁育,山西晉中地區主要采用扦插的方式進行大面積育苗。

1.1插穗采集

連翹采集插穗的時間為秋季11月上、中旬或春季3月上旬,但以春季采集到的插穗成活率最高。春季3月上旬,樹液萌動之前采集插穗,選取2年生強壯、無病蟲害、無損傷、枝條直徑1.0厘米左右的枝段作為插穗、枝段越是相于越有利于生根。插穗長度控制在20~30厘米之間,每段需有3個以上節位。采集插穗時,要求用剪刀剪取,上切口處平剪,距芽約1.50厘米;下切口處斜剪,距芽約0.50厘米的切口處要求平滑無劈裂,嫩芽無損傷。將插穗按枝條直徑的大小進行分級,每50根用麻繩系為一捆,尤其注意的是所有插穗上下端必須一致,以防倒插。插條采集完成后,要及時進行沙埋冷藏,7月上旬進行扦插。

1.2整地做床

育苗地選好后,要進行深耕、細耙和平整,耕地深度不小于30厘米。育苗床采用高床,長度根據地形確定,床面寬0.80~1.20米,床面高出地面約25厘米,扦插前澆足底水,并用3.0%硫酸亞鐵溶液噴灑苗床進行消毒,最后用塑料薄膜覆蓋。

1.3插穗處理

為提高插穗的成活率,扦插之前先將插穗用500pp米的ABT生根粉或500~1000pp米吲哚丁酸溶液浸泡15s左右,浸泡深度為插穗基部約2.0厘米處、取出放置于陰涼處晾干待插。

1.4扦插方法

扦插時,首先用小木棒或者鐵條在床面打引孔,然后插入插穗,這樣可以避免直接桿插對插穗下切口皮層造成損傷;引孔深度較插穗長度稍淺1.0~2.0厘米,以便插穗能與底土緊密接觸,有利于生根;打孔行距10厘米,林距25厘米。扦插深度以地上露出一個芽為宜,并將外露部分用疏松的土壤覆蓋。

1.5苗期管理

打插之后立即澆水,一是可以使土壤與插穗緊密結合,二是可以滿足插和對水分的需要。扦插后第3天進行第2次澆水,10天后進行第3次澆水。澆水次數不宜過多,過多則會降低土壤溫度,影響土壤的通透性,導致插穗下端腐爛。苗木生根后,每隔45天澆足水1次。雨季注意排澇。

自扦插到生根需30天左右的時間,山西晉中地區的平均生根率可達90%以上。沙壤土保水能力和通透性能優良,給幼苗形成愈合組織生出新根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生長期要及時除蘗,一般當插條成活后,除掉基部多余的側芽和萌生枝,選留一個主枝新梢,培養為主干。



2、栽植管理

大苗移植選擇土層較厚、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的緩坡地進行大面積栽培,也可在田邊、路旁、庭院附近等空閑地進行少量種植。大面積栽植有助于植株進行異株異花授粉,提高連翹結實率。大苗栽植,采用挖穴種植。

2.1整地

大苗定植前首先要進行深耕細杷,施足基肥。每穴施入5.0千克左右的有機肥及適量的復合肥、山地可直接進行穴狀整地。定植時按行距2.0米、株距1.50米進行挖坑,坑深60~80厘米。

2.2栽植

栽植時要將幼苗的根系自然舒展、分層填土踏實,定植點覆土高度要略高于坑面,以免澆水之后坑土下沉,影響幼苗的成話和生長。連翹同株自花不孕,為了盡可能降低該種情況的發生概率,提高授粉結果率,栽植時要采用長花柱花與短花柱花植株定植點合理配置的方式進行大面積栽植。連翹株間的混交方式要求相鄰前后左右長、短花柱植株配置都不同,即任何單個植株與四側植株的花柱不同。連翹長、短花柱花植株只有在開花時期才可在外形上進行辨別,為適應生產需要,可在其開花時用不同顏色的油漆涂刷樹干進行標記。

2.3田間管理

連翹定植之后要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澆水、除草,防止缺水或草荒影響植株生長;大面積栽培時要重點管護,春夏兩季要定時清除雜草、做好封育管護、防止牛、羊等家有啃食。

定植后每年冬季入冬前施入腐熟的有機肥,用量為2.0a生的植株每株10千克,2.0a生以上植株每株15千克,施肥深度30厘米,施入肥料后在上層覆土。條件便利的區域,還可在春季開花前加施有機肥料1次。植株修剪后,每株施入2.0千克草木灰、200克過磷酸鈣以及少量尿素,方式是在樹冠下開環狀溝施入。

2.4整形修剪

連翹定植約1年后,幼苗可長高至1.0米左右。第2年11月下旬整形修剪,即在植株地表上方70~80厘米處剪去頂梢;第3年6月進行摘心處理,即在不同的方向上,選擇3~4個發育良好的側枝,培育成為主枝;第4年夏季,在主枝上再選留3~4個壯枝作為副主枝,讓副主枝繼續生出側枝。經過2.0~3.0a的整形修剪,使植株逐漸形成低干矮冠、內空外圓的自然開心形樹型。每年冬季落葉之后,將植株的枯枝及被病蟲害侵染的枝條剪除,并集中收集起來進行焚毀。

2.5病蟲害防治

連翹具有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成長期基本可采取放任的方式。病害的發生概率較低,偶爾會發生蟲害,常見的蟲害有鉆心蟲、蝸牛及螻蛄等。①鉆心蟲,以幼蟲鉆入莖桿木質部髓心,導致枝條無法正常開花結果,嚴重時甚至造成整個枝條干枯死亡。蟲害發生時可用敵敵畏浸泡過的藥棉堵塞蛀孔,殺死害蟲。②蝸牛,主要危害連翹的花及幼果。4~5月為蝸牛活躍期。大量啃食植株的幼牙及葉片;7~8月,雨量充沛,土壤濕潤,也是蝸牛危害高發期。蟲害發生時可在早晨、傍晚或者陰天或雨后在樹干周圍撒石灰粉進行防治。蝸牛密度達到每平方米3只以上時,用90%敵百蟲1000倍被噴灑1~2次進行防治。③螻蛄,是育苗期的主要害蟲,如果不能有效防治,會大大降低苗木成活率。成蟲、幼蟲主要啃食萌芽的嫩莖、根莖等,造成受害植株發育不良,嚴重時可導致植株枯姜死亡。防治方法:將50%辛硫磷乳油1.0千克用水稀釋5倍左右,與40千克炒香麥麩攪拌均勻適量加水,制成毒餌。每畝用量3.0千克,于無風、悶熱的傍晚成小堆分散施入蟲害發生的區域,可以有效進行誘殺。


編輯:石慧芳

審核專家:山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教授級高工 苗振旺

[原創]連翹育苗與栽培管理技術

圖文簡介

連翹是早春優良的觀花灌木。又是絕緣油漆、化妝品、防腐劑以及醫藥行業的天然原材料,也是常用的大宗中藥材。介紹了連翹的形態特征、生長習性以及育苗與載培管理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