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花椒常見病害
1.1 花椒葉銹病
1.1.1 主要癥狀
病原菌可為害幼苗和成年椒樹的葉片。病葉背面生有圓形、橘紅色粉狀夏孢子堆,成環狀排列或散生。成環狀排列的夏孢子堆直徑達4~9mm。
1.1.2 防治方法
①通過無性繁殖或者嫁接等方式培養抗病品種。②加強水肥管理,提高花椒樹自身的抗病能力。③秋冬季節花椒落葉后,將病枝、落葉、雜草等集中燒毀,徹底清除病原菌。④藥物防治:6—7月間,用25%丙環唑乳油1 000~1 500倍液,每隔15d左右噴灑1次,連續噴灑2~3次。在花椒果實采摘后或者花椒萌芽之前噴灑1次波爾多液。
1.2 花椒褐斑病
1.2.1 主要癥狀
初期花椒葉面出現黃色圓形的小斑點,呈水漬狀邊緣不明顯,葉背對應部位呈現退綠斑。病斑擴大后近圓形或不規則形,大小為3~7mm,個別可達10mm。病斑淡褐色,中心顏色較深。
1.2.2 防治方法
加強花椒園的水肥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根據花椒樹的生物學特性,采取不同的修剪和栽培管理方法。冬季及早春清掃落葉,并集中燒毀,可減少初侵染源。
藥劑防治可在5月下旬進行,每隔10~15d噴施1次,可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50%多菌靈800倍,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3~4次可控制為害。
1.3 花椒根腐病
1.3.1 主要癥狀
花椒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是腐皮鐮孢菌。受害花椒根皮與木質部脫離,木質部呈黑色,部分葉片失綠,枝條發育不全,果實較小,嚴重時全株枯死。
1.3.2 防治方法
導致花椒腐根病發生的因素主要是土壤,其次為花椒的品種和樹齡。首先及時清除死根、死樹并集中燒毀,用15%粉銹寧500~800倍液消毒土壤,切斷傳染源。其次,在移苗時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根24h。此外,在選育花椒品種時,要選取抗病能力強的樹種。
2 花椒主要的蟲害
2.1 蚜蟲
2.1.1 主要危害
蚜蟲是危害花椒樹的重要害蟲之一。不論是棉蚜還是橘蚜,它們的若蟲和成蟲危害花椒的嫩枝嫩葉、幼花幼果。近幾年隨著全球氣溫升高,蚜蟲的繁殖率和遷徙速度加快,嚴重危害了花椒樹的生長發育,使得花椒落花落果,花椒產量大幅降低。
2.1.2 防治方法
花椒樹萌芽前,用40%氧化樂果乳油2 000~4000倍液噴灑全樹,殺死越冬蟲卵。4月上旬或者采摘花椒后,用氧化樂果與洗衣粉水按照1∶100倍液體在樹干上涂藥環。七星瓢蟲是蚜蟲的天敵,在5月上旬,可以去麥田人工捕捉七星瓢蟲放置于花椒樹上,瓢蟲與蚜蟲比例為1∶200即可。
2.2 鉆蛀性害蟲
2.2.1 主要危害
鉆蛀性害蟲主要有天牛、花椒窄吉丁、柳木蠢蛾、散白蟻等。不同害蟲鉆蛀方式和鉆蛀部位不同,最終導致樹體因營養和水分匱乏而死亡。
2.2.2 防治方法
可以采用樹干涂白,防止成蟲產卵。也可以人工捕捉成蟲,擊殺蟲卵。發現蛀孔后向蟲孔注射氧化樂果、敵敵畏等藥劑,然后再用黃泥封死蟲孔。在成蟲爆發期可以噴灑敵敵畏1 000倍液或者樂果1 000~1 500倍液。
2.3 花椒鳳蝶
2.3.1 主要危害
花椒鳳蝶又名柑橘黃鳳蝶,各齡幼蟲晝伏夜出,幼蟲先吃嫩牙幼葉,然后吃老葉。秋末冬初幼蟲在枝葉上化蛹越冬,來年春夏羽化為成蟲。
2.3.2 防治方法
可采取人工摘除幼蟲和蛹,集中燒毀。也可以用含活芽孢100億/g的蘇云金桿菌懸浮液400倍液噴霧的方式進行生物防治。對于幼蟲期的花椒鳳蝶可以噴灑2%氟丙菊酯乳油2 000倍液。
3 防治經驗
3.1 預防為主
在花椒種植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爭取把病蟲害處理在“萌芽”狀態。牢固樹立預防為主的病蟲害防治理念,優先選用抗病力強的樹種,并在花椒樹的管理方面下工夫。
3.2 及時防治
花椒主要病蟲害發生、發展速度很快,必須根據椒園病蟲害情況及時做出應急反應。只有及時防治,迅速撲滅病蟲害,才能確保植株生長和花椒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3.3 注重環保
在防治花椒病蟲害時,盡可能選用低毒高效的農藥,要充分考慮生物防治技術在花椒病蟲害防治上的應用。在果實成熟期,能通過物理方法控制病蟲害時,盡可能不用化學手段防治,以減少化學物質對花椒果實和環境的污染。
編輯:周宏燕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種子總站研究員 李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