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響連翹生長的原因

1.1  授粉受精不良

連翹的生長特性決定了同種類型花授粉結實率很低,而野生連翹基本上都是同種類花柱連翹,將直接影響連翹正常授粉受精,致使結實率降低。同時,我國很多地方連翹人工種植水平普遍不高,平均產量僅僅為5.4kg/667m2左右,即使在產量高的地方也不會超過30kg/667m2。

1.2  連翹密度過大

連翹適宜生長的地區要光照充足,最好是潮濕的半陰坡,海拔在250~2 200m。在這些地區生長的連翹一般生長茂盛,容易形成優質的連翹果實。在實際生長過程中很多地區連翹種植密度過大,相互之間枝葉過于茂盛,導致光照不能均勻的照射在連翹整個植株上,形成植株養分不足的現象。

2  連翹的規范化栽培技術

2.1  提升連翹授粉率

連翹花分為長花柱花和短花柱花,是嚴格的自花不授粉植物。只有長花柱花植株與短花柱花植株混合在一起,才能開花結果。所以在實際栽培種植過程中人工栽培時,把花期相同花粉量大的長花柱花和短花柱花植株相同種植,是生產管理中提升連翹授粉率的方式。野生撫育連翹授粉結實率的方式是將長柱花中間補栽短柱花,在短柱花中間補栽長柱花。

2.2  科學選地,合理密植

一般選取土層較厚、疏松肥沃、背風向陽的緩坡梯田及荒坡地作為種植基地,種植方式是按照密度200株左右栽植,種植密度不能過大,避免生長一段時間后枝葉密集,透氣性差,影響連翹的正常生長。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如果土壤條件良好,可按照株行距2m×3m挖穴;如果土壤條件一般,可按照株行距1.5m×2m挖穴;穴坑規格為0.8m×0.8m×0.7m,可適當調整大小。

2.3  扦插育苗為主,輔以壓條繁殖

扦插育苗:秋季落葉后至發芽前扦插。選1~2年生健壯枝條截成15~20cm長插穗,留2~3個芽,將其下端近節處削成平面。可將扎捆插穗基部(1~2cm處)侵泡在500pp米生根粉(ABT)或500~1 000pp米吲哚丁酸(IBA)溶液大約10s,按10cm×25cm株行距插入苗床上,深度以露出床面1~2個芽為適。扦插后應立即灌透水保持床面濕潤,30d即可生根。

壓條繁殖:選擇下垂枝條較多的連翹,在4~5月間,將其彎曲壓入土內,露出梢端,入土處刻傷覆蓋細肥土,刻傷處可生根。如選用當年生嫩枝,在5~6月間壓條,不用刻傷即可生根。

苗高50cm時,即可定植。栽植時穴內施肥,每穴施有機肥10~20kg與土壤混勻。切記定植時將苗木根系舒展,分層踏實,定植點高于穴面。

2.4  田間管理

連翹苗移栽未成林前,可在5、7月中、下旬在原整地基礎上除草松地各1次,可間種矮桿農作物或中藥材及野生菌,有效利用土地同時增加收入。

郁閉前,每年于4月下旬和6月上旬結合中耕除草各施肥1次,每次施尿素15kg/667m2。郁閉后,每隔4年深翻林地1次,每年5月、10月各施肥1次,5月以化肥為主,每株施復合肥0.3kg;10月施廄肥,每株溝施30kg。

2.5  整形修剪

在連翹植株生長到1m左右的時候,主干離地70~80cm時剪去頂梢,幫助其長出新枝,隨后選擇3~4個粗壯側枝培育成主枝,然后可以在主枝上選擇3~4個壯枝培育成副主枝,將結果短枝的目標放在副主枝上生長出側枝,并進行修剪,將枯枝、交叉枝、病蟲枝、纖弱枝、徒長枝剪去,形成內空外圓、通風透光的短冠,和小枝梳密適中,能夠提早結果的自然開心型豐產樹形。

2.6  病蟲害防治

蝸牛,主要危害花及幼果,可以采用人工捕殺或者用石灰粉觸殺的方式。鉆心蟲,其幼蟲鉆入莖稈木質部髓心為害,嚴重時不能開花結果,甚至整株枯死,可以采用紫光燈誘殺,也可用80%敵敵畏5~10倍液沾藥棉堵塞蛀孔。

2.7  采收加工

連翹果實初熟期在9月上中旬,果皮呈青色時采摘,置沸水中煮片刻或者放在蒸籠里蒸0.5h,取出曬干,外表呈青綠色叫“青翹”。完熟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實熟透變黃且尚未開裂采摘,曬干,稱為“黃翹”果實飽滿,沒有病蟲害的優良母株果實留作種子。



編輯人:季鑫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種子總站研究員 李竹梅

[原創]連翹的規范化栽培管理技術

圖文簡介

山西省鄉寧縣作為研究基地,對連翹的規范化栽培技術進行分析,促進連翹的規范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