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綠豆的生育特性

綠豆為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莖直立,有時頂端纏繞;株高35-100厘米,有分枝,三出復葉,總狀花序,有4~6朵花,淡黃色;莢果長6~10厘米,含籽4~17粒,種子綠色或黃褐色,千粒重30~40克。

綠豆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旱耐瘠薄土壤,含水量在6%時也能正常出苗。其種子在8~12℃時即可發(fā)芽,播種后出苗快,生長迅速,植株柔嫩,容易腐爛,全生育期80~120天,分早、中、晚熟三類。對土壤要求不嚴,各種土壤都可種植,尤以石灰性土壤和砂壤土種植為宜。

綠豆根部著生根瘤菌,具有固定空氣中氮素的作用,是一種用地養(yǎng)地的好前作。綠豆的莖葉既是飼養(yǎng)牲畜的好飼料,又是優(yōu)良的綠肥作物。綠豆的產(chǎn)量不高,一般畝產(chǎn)50~100公斤,如管理得法,也可收到較高的產(chǎn)量(125公斤以上)。

二、綠豆栽培技術

(一)播種方式、播種適期和播種深度

播種方式分條播和點播。條播可用耬播寬幅種植,行距33~40厘米,畝播量1.5~2.5公斤。點播的行距33~40厘米,穴距20~24厘米,每穴下籽5~6粒。播種深度均為5~7厘米,播種適期4月下旬,搶時早播是增產(chǎn)的重要關鍵(播種晚熟品種以增加產(chǎn)量)。

(二)重視施磷肥

綠豆根部雖有根瘤,能吸收和固定空氣中的氮素,供給本身生長發(fā)育和增加土壤中氮素營養(yǎng)。但在苗期根瘤未形成前(約20天),主要還是靠土壤供給它氮素營養(yǎng),到后期氮素雖較豐富,但磷素卻相對不足。所以,播種時在施用1000~1500公斤農(nóng)家肥的前期下,畝施15~25公斤過磷酸鈣,拌以5~10公斤碳銨作底肥,可收到極為明顯的增產(chǎn)效果。作為綠肥壓青時,也應適當施入磷肥,以使土壤中氮磷比例協(xié)調。

(三)注意選好豆種

綠豆中常有10%左右的暗籽,這種豆粒顏色較暗,種皮粗糙,組織堅實,吸水力差,一般不易發(fā)芽,播種時要注意選種,剔除暗粒小籽和破碎籽(賊豆)。如用少量人尿浸種或拌種作種肥,不僅可提高發(fā)芽率,而且還能起到壯苗的作用。

(四)間苗和定苗

綠豆生長迅速,出苗后需及早間苗、定苗,以免擁擠形成弱苗。子葉展開現(xiàn)綠即可間苗,真葉出現(xiàn)時定苗。條播株距10~16厘米,點播每穴留苗2株,去弱留壯。

(五)中耕除草

要耕中耕,除雜草,即松土又保墑,雨后要及時中耕破除板結,中耕深度以6厘米為宜。

(六)澆水

綠豆耐旱不耐澇,低洼地應注意排澇。旱地種植綠豆一般抓好中耕保墑措施,不澆水也能正常生長,獲得較好的產(chǎn)量。但若有水利條件,可在花期澆水1~2次,能促進多開花,多結莢,增加籽粒,提高產(chǎn)量。

(七)分批采摘,及時收獲

綠豆開花、結莢,有早有晚,成熟期很不一致,而且成熟的莢果極易炸裂,造成落粒損失。因此應分期分批進行采摘。綠豆莢果顏色由白變褐色時,豆粒已變硬,即為采收的適宜時期。當由褐變黑時,果莢已干,則容易裂莢落粒造成損失。



編輯:賈永霞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站研究員 石建國

[原創(chuàng)]綠豆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術

圖文簡介

綠豆為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莖直立,有時頂端纏繞;株高35~100厘米,有分枝,三出復葉,總狀花序,有4~6朵花,淡黃色;莢果長6~10厘米,含籽4~17粒,種子綠色或黃褐色,千粒重30~4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