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為耐旱、耐瘠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對土壤、環境、水肥條件等沒有嚴格的要求,但是采用科學的栽培措施,提高其產量、品質等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適宜范圍

該項技術適宜臨汾市山區縣、丘陵旱垣區,沒有任何工礦企業,無污染,而且土壤深厚,結構良好,有機質豐富,光照充足,年積溫高晝夜溫差大,十年九旱,尤以春旱為主,夏季降雨集中,雨熱同季,的“一年一作”區,通過秋耕蓄墑,鎮壓提墑,耙耱保墑。早春頂凌耙耱。播前淺犁、做好耙耱、鎮壓保墑。

二、目標要求

通過各項技術措施實現谷子平均畝產300~350公斤。

三、品種選擇

根據安澤縣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等生態條件,目前適宜的品種有:晉谷21、張雜谷5號、張雜谷3號等。

四、栽培技術

1、播前準備

(1)整地施肥

待秋作物收獲后,立即滅茬、鋪施底肥、深耕,耕翻深度20~25cm,耕后及時耙耱保墑,避免張口越冬,耕翻蓄墑。入冬土壤上凍后,要鎮壓一二次,可以壓碎坷垃,彌合地縫,又能減少下層土壤的水分蒸發,耙耱保墑。土壤化凍返漿時要鎮壓1次,蓄住化凍水,沉實土壤,鎮壓提墑。

一般畝產200kg谷子,需底施優質農家肥1000~2000kg;畝產300~400kg,需底施農家肥2000~3000kg,還應加入40~50kg過磷酸鈣和40~50kg碳酸氫銨。優質農家肥最好是結合秋耕施入,如秋耕時缺肥,也可結合早春整地施入,在土壤剛返漿后,結合犁地,把肥料翻下,起到肥田和蓄墑的作用。避免播前施肥,防止播前耕翻失墑和播后肥料與種子爭水分。

(2)種子處理

播種前15d左右,選晴天將谷種薄薄攤開2cm~3cm厚,曝硒2d~3d。藥劑拌種防治谷子白發病可用種子量0.3%的瑞毒霉處理,防治谷子黑穗病可用0.2%的拌種雙,方法是在谷子稍干又互不沾粘時,將藥粉均勻撒在種子上,充分攪拌,讓藥粉均勻地分布于種子表面即可。也可用20%濃度石灰水浸種一小時,撈出晾干。

2、播種

(1)播種期

以播種層的土溫穩定10℃以上時播種較為適宜,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種植為宜。

(2)播種深度

3cm~5cm。土壤墑情好的可適當淺些,墑情差的可適當深些,早播可深些,晚播可淺些。

(3)播種方式及播量

耬播或機播為主,—般以每畝0.5~0.75kg播量為宜。

(4)施種肥

使用腐熟的農家肥每畝60~160公斤,不宜過多,否則燒苗。3kg磷酸二銨或尿素作種肥,在播種時隨種子施在溝內。如果土壤干旱,可不施或少施種肥,同時將種子與肥料適當分開。

3、田問管理

(1)砘壓

播種后隨耬砘壓,能增加地表含水量,有利于種子發芽和出苗。幼苗快出土時砘壓,壓碎坷垃,塌實土壤,防止“懸苗”或“燒尖”。播后遇雨鎮壓,破除地表板結。

(2)間苗、定苗

出苗后發現缺苗,應及早進行侵種催芽補種,一般是在3片-4片葉時間苗,6片-7片葉定苗。

(3)留苗密度

在肥沃旱地每畝留苗2.5萬~3萬株;坡梁旱地每畝留苗1.5萬株~2萬株。

(4)中耕除草

第一次中耕結合定苗淺鋤,圍土穩苗;苗高25cm~30cm時,深鋤、細鋤,深度5cm~7cm;苗高50cm時,中耕培土,防止倒伏。

(5)澆水

旱地谷子通過適期播種趕雨季,滿足谷子對水分的需求,抽穗前根外噴水。

(6)追肥

拔節期每畝追施尿素5kg;孕穗期每畝追施尿素10kg。有灌溉條件的谷田,追肥要結合澆水,拔節期輕澆,孕穗期重澆。

灌漿期每畝用2%的尿素溶液和0.2%磷酸二氫鉀溶液50kg~60kg,葉面噴施;齊穗前7d,用300mg/kg~400mg/kg濃度的硼酸溶液100kg葉面噴灑,間隔10d可再噴一次。高產田不加尿素,只噴磷、硼肥液。

4、病蟲草害防治  

(1)病蟲草害防治方法

病蟲草害的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根據有害生物綜合防治的基本原則,采用抗(耐)病品種為主,以栽培防治為重點,物理、化學防治有機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

(2)栽培防治

實行三年以上的輪作制度。 冬春徹底刨燒谷茬,及時處理谷草,消滅谷茬、谷草中越冬的粟灰螟、粟莖跳甲幼蟲。 在間苗、定苗時,結合中耕,拔除、燒毀發病株,控制蟲害擴散。適期晚播,避開螟蛾羽化產卵盛期。播后復土不要過厚,利于谷苗早出土,減少發病。

(3)藥劑防治

病害防治:以播種前種子處理為主。用種子重量O.3%的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止白發??;用種子重量0.2%~0.3%的7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止黑穗病。

粟灰螟防治:在幼蟲3齡前(尚未鉆蛀莖稈),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1500倍液噴霧防治。

粘蟲防治:在幼蟲2齡-3齡期,谷田每平方米有蟲20頭~30頭時,用Bt 乳劑2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500倍~1000倍液噴霧,或每畝用2.5%敵百蟲粉1.5kg~2.5kg噴粉。也可利用粘蟲成蟲的趨化性,用糖醋液誘殺粘蟲成蟲。我縣在7月中旬-8月下旬二代成蟲數量上升,用楊樹枝把或谷草把誘蛾產卵,在每天日出前用撲蟲網套住樹枝將蟲振落于網內殺死。

雜草防治:播種后出苗前,每畝用50%可濕性粉劑的撲滅津0.2kg~0.4kg,噴霧處理土壤,防治谷誘草。谷苗4葉-5葉時,每畝用75%闊葉凈可濕性粉劑0.9g~1.5g,對水30kg~50kg噴霧,防治闊葉雜草。

5、適時收獲

當穗中、下部子粒穎殼變成本品種色澤,子粒背面殼呈現灰白色即“掛灰”時,子粒變硬,莖節開始皺縮、成熟、斷青,說明全穗充分成熟,要抓緊收割。因谷子有后熟作用,收獲時應連桿一并割掉運回或放到在地里3~5天,增加粒重,使谷子充分完成后熟作用,然后再切穗脫粒收藏。



編輯:賈永霞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 石建國

[原創]山西省臨汾市優質谷子高產栽培技術

圖文簡介

谷子為耐旱、耐瘠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對土壤、環境、水肥條件等沒有嚴格的要求,但是采用科學的栽培措施,提高其產量、品質等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