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4月8日,參觀者在北京舉行的第九屆中國國際現代農業博覽會上了解黑龍江新大米。(陳曉根/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大米是我們生活中常吃的主食之一,但是在潮濕的環境下,大米就容易生蟲子。那么,這些生了蟲的大米還能吃嗎?如何處理生了蟲的大米呢?又有什么方法可以預防大米生蟲?

華龍網介紹,大米里的蟲子是一種很常見的倉儲害蟲,學名米象,稻子剛結穗還尚未收成前,“米象媽媽”就已經把卵產在稻穗中。收割后雖經過碾米的步驟,但也無法破壞其孵化環境,而且在產卵過程中,“米象媽媽”會將米粒咬出一個洞并產卵于洞內,再以分泌物將米粒上的洞口封住,等到碾成食用米的過程中,因周遭環境溫度和或空氣介入,適合蟲卵孵化,幼蟲便在米中漸漸發育,經成蛹、羽化,就是我們看到的米象。米象本身沒有病毒,也不會叮咬人體,經過處理后的大米還是可以食用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大米中有一點點霉就不能吃了,因為發霉的大米有曲黃霉素,這是一種致癌物質。

那么,如何處理生了蟲的大米呢?《沈陽晚報》介紹了兩種方法:

1.放入冰箱冷凍24小時。生蟲不嚴重的,可以將大米連口袋一起放入冰箱冷凍室里,24小時以后再取出,這時小蟲都被凍死并變成紅黑色,很容易撿出來,而且不會影響大米原有的口感。

2.放在陰涼處晾干。大米生蟲后,人們常常喜歡把大米置于陽光下曝曬,這樣做非但達不到殺死米蟲的目的,反而會適得其反,因為兩三天后,大米中的米蟲定會有增無減,而且曝曬后的大米也會因喪失水分而影響口味。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生蟲大米放在陰涼通風處,讓蟲子慢慢爬出,然后再篩一篩。

當然,在儲存大米時就應該防禍于未然,及時預防大米生蟲。《生命時報》介紹,可以把家中的塑料瓶收集起來,用水沖洗干凈并晾干。如果需要裝的大米比較多,可選用大容量的瓶子。大米裝進瓶子之前,必須確保大米是干燥的,放入后趕緊擰緊蓋子。這樣做不但整齊省地方,還能避免大米生蟲和發霉。除了大米,紅豆、紫米、小米等糧食也可以按照這個方法保存。如果能接受花椒的味道,也可以用紗布包一些花椒粒,放入裝米的塑料瓶里,然后把蓋子蓋嚴。花椒有驅蟲作用,使糧食保存效果更好。

本文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進行科學性把關。

生蟲的大米還能吃嗎?只要不發霉處理后可食用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