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10月19日,遼寧大學舉辦“銀勺子國際美食節”,來自各國的留學生制作推出獨具特色的美食。(黃金崑/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相信每個人都有嘴饞的時候,并不是因為餓,只是單純地想吃甜食、辣食等,有人為嘴饞找到了合理的解釋——想吃什么就是身體缺什么。有說法稱,當你迫切地想吃某類食物時,就是身體在向你發出信號,表示身體缺少某種元素。那么,事實真是如此嗎?嘴饞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又該如何克服嘴饞呢?

據《健康時報》報道,“嘴巴饞什么就是肚子里需要什么”的觀點是不正確的。比如,我們想喝水的時候,是因為身體內需要補充水分嗎?事實并非如此。吃得太辣或者太咸,都會刺激渴覺中樞而引起渴覺,也可能是由于患上糖尿病、干燥綜合征引起的,不一定是因為體內需要水。

那么,人究竟為什么會嘴饞呢?《生命時報》報道稱,最新研究發現,嘴饞與大腦中負責記憶和感知的海馬區、腦島、尾狀核三個區域密切相關。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員亞當·德魯諾夫斯基博士稱,阻斷大腦中欣快刺激受體可以抑制人們對高脂、高糖食物的渴望。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還發現,除了生理原因,嘴饞與滿足情感需求有關。比如,當人們感到緊張或焦慮時,往往更容易渴望多糖、多脂的食物。碳水化合物可以提高血清素水平,能幫助人們暫時緩解壓力、減輕焦慮,保持鎮靜。

《生命時報》指出,頻繁的嘴饞容易使人暴飲暴食,引起肥胖以及與肥胖相關的健康問題。那么,我們該如何克服嘴饞呢?中國新聞網提出了以下幾個建議:

1.挑選小包裝的食品。建議大家選擇小包裝的食品,并選擇低卡路里、全麥等相對健康的食物。

2.用果蔬替代。當你想吃東西的時候,用果蔬來“救急”。這樣既能滿足你對食物的欲望,又能攝取到豐富的營養。比如一個西紅柿、一個蘋果、一份蔬菜沙拉。

3.分散注意力。碰上心情不好“嘴癮”來襲時,可以與同事聊天,來回走動一會兒,或者找個朋友幫你做做肩部按摩,轉移注意力。

本文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海淀院區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尹鐵倫進行科學性把關。擅長疾病:腦梗死、腦出血,頭暈頭痛,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失眠、睡眠障礙,癲癇,面癱,帕金森,周圍神經損害,顱內感染,神經系統常見疾病等。

你還在為嘴饞找借口?其實只是一種情感上的滿足

圖文簡介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10月19日,遼寧大學舉辦“銀勺子國際美食節”,來自各國的留學生制作推出獨具特色的美食。(黃金崑/人民圖片)(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